阅读记录

第六十章 深度剖析[1/2页]

行走诸天的影帝 风言癫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关舟来到这里,除了为了练武,试验以为,也是为寻一个真正安静、贴近自然的环境。
      关舟没有急着下水。
      盲目去练是练不出什么名堂的。
      他现在是好好整理自己一身功夫,然后寻到关窍才能练。
      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快速增进。
      封于修的一身功夫驳杂却也精纯。
      驳杂说的是他曾经在内地寻访过不少门派学习,虽然没能进入深研,但也学得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而他天资过人,硬是将这一声驳杂练得精纯。
      之后经过夏侯武的指点,寻到了内外合一的大门。
      其实这也是这个世界功夫的特殊,先拳后腿再擒拿,这种分步练习确实降低了一定的难度。
      但也给未来增添了不少麻烦。
      在另一个世界,没有这种讲究,都是练拳先练桩,站桩是练功,基本功,也是一个人的根基。
      桩站不好,就像盖楼没有支柱,迟早坍塌。
      练完桩功再打拳,打拳不是单纯的打拳,他要用腰带动全身,腿、手全身每一块骨骼都要活动起来,这不分先后,而是讲究一个整体。
      功夫和人体一样,是一个整体,没有强弱,只有平衡。
      虽然最后会各有擅长,但在前期最重要的是平衡,最后的擅长都是他们自己走出来的。
      因此他们的劲道会逐渐练到全身,然后再晋升下一个境界,然后再练到全身,如此往复。
      现在关舟就在进行整理。
      或者说这几日他一直在回忆着封于修练过的功夫。
      他继承的是封于修自己整理的一套理论与实战体系,现在他想要跟进一步,就需要自己整理体悟,走出新路。
      封于修曾经多次往返内地与港城,如今细细回想之下,一身功夫逐渐被关舟剖析。
      从一个整体,将之拆开,还原成了他原来的样子。
      让关舟知道了封于修究竟研究了多少套拳术,依旧都研究了哪些拳术。
      封于修原名翁海生,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大意如其名,大海边出生。
      但重在他的姓,翁门也是一个类似合一门的门派,只不过没有合一门名气大,门徒多,当然,这也和封于修的性格有关,封于修是一个专注自身功夫的人,而不是向夏侯武那样教人功夫的人。
      而翁门的根基则是长拳。
      长拳是传统拳派之一,属于北派武术。
      其实最知名的应该就是宋太祖的太祖长拳。
      事实上,一般将查拳、花拳、炮捶、红拳、弹腿以及一部分少林拳种等均列入长拳。
      而封于修就是修炼其中的一部分,后来出入内地便是将长拳完善,并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了现在的功夫。
      因此封于修对战之时,拳法转换如意,有鹰有虎等象形拳,也有横冲直撞、擒拿磕碰。
      一招一式,力求杀敌。
      杀伤性强。
      可惜,他生错了时代,这个时代变了,他却复古了。
      传统功夫,在民国时分武术和国术两种,武术讲究强身健体,国术则是保家卫国。在那个年代,为抵御列强侵略,因此国术有只杀人,不表演的说辞。
      但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也确实需要这样的功夫。
      而现在是和平年代,这样的功夫不需要了。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第六十章 深度剖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