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龙之力,踏云而行。
这字面上的修为要是放在任何武侠小说里,那必须都是一等一的大侠,吴乐兴致勃勃的问向公孙入云:“那么,古往今来,可否有人踏足过神阶呢?”
公孙入云抚须长叹:“唉,古往踏入神阶的人可多得是,今来,呵,贫道活了七十六载,还未曾见过一个。”
蹲坐已久的吴乐站起身,拍了拍自己酸麻的双腿:“想必是因为物欲横流,没有人再能潜心修道吗?那老神仙你为何没有进入到神阶呢?”
老道士白了吴乐一眼:“异想天开!神阶岂是潜心修道就能达到的,天纵奇才,九转之子都未必能浸染神阶,若是神阶仅是坐而论道就能进入,那天下人岂不人人都是神仙。”
老道士像是被吴乐的一句话给戳中了伤口一般激动,其实也难怪他会这样,一个已经踏入一阶的高手,没能顺利步入神阶,反倒跌落成了一个籍籍无名的无阶,一山之主,历经如此还能尊礼守道,已经是万般不易之事。
意识到自己有些激动的老道士坐在蒲团上正了正身形,继续说道:“江湖上关于修为武阶的排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檄榜,名叫‘翻龙诀,上面将修为视作唯一评判标准,将十七位修为顶尖的高手进行依次排行,可惜檄榜上并没有翻龙踏云的神阶人物,排行第一的是佛宗:文殊寺长老——戒逸禅师,戒逸禅师霸占头名已经有数十年了,排行第二的共有三位,分别是琴宗:风吟庄庄主——白色秋、武宗:当朝护国?④?——司行方,道宗:灵应天师包道乙,这三位在修为上平分秋色,因此并列排在第二位。”
接着老道士噼里啪啦说了一堆关于这四人的光辉事迹,特别是讲到戒逸禅师和?④?司行方的时候,公孙入云简直口若悬河一般停不下来。
吴乐站了一会儿,又坐了下来,拖着下巴听得是津津有味,听到高兴的地方,吴乐还乐呵呵的叫好,仿佛在听街边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自己生平的所见所闻,全然忘记了什么江湖常识的传授。
说道最后,吴乐还有疑问,他喃喃说道:“那儒宗和幻宗的代表人物呢?”
公孙入云继续耐心的解答:“儒宗一支并不屑于进入‘翻龙诀,也很少过问江湖之事,所以即使没在檄榜之上,真正的儒宗大家也不会计较,反而落得清净,至于幻宗则是一直在被朝庭镇压,一旦有作出头鸟者,立马会招致杀身之祸,所以修幻宗者基本不会露头,不过贫道倒是听闻,有一位不在檄榜上的天下第十八高手,是一位苦修幻宗的高手,名叫项元稹,只听说此人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常常神龙见首不见尾,也有人说是见过他一面的人,都死于非命,所以没有人能真正对他的修为做出评判,因此也是一位颇为迷离的高手。”
想要再听下去,天却已经是蒙蒙亮了,吴乐识趣地站起身来,拱手作揖向公孙入云道谢:“感谢老神仙一晚上的不吝赐教,晚辈受益匪浅。”
公孙入云此时也从坐了一晚上的蒲团上站起来:“吴公子是远道而来的天外来客,理应有人进行指路,将来金戈铁马走南闯北,或许真的有机会能染指帝位,到那时还请公子一定要记得与贫道这一晚的促膝长谈啊。”
这老道士是吴乐目前第一个不需要在其面前遮遮掩掩的人,吴乐全然与他坦诚相待,不论他是如何知晓吴乐心中那些秘密的,总而言之他肯出力帮助吴乐与另一个吴乐分开,又主动不厌其烦的教予吴乐一些他所不知道的江湖常识,这一夜与老道士说起话来都不需要拐弯抹角的瞒这瞒那,别提有多舒坦了,就这一点来说,吴乐在何乃由面前都做不到。
在忙不迭的道谢中,吴乐也没忘了
第四十八章、林林总总身前事 叮叮当当入梦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