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张士诚可是一头肥羊。
      本来李伟对着张士诚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此人平日里名声极好,心地善良又仗义疏财。
      张士诚的治下,废除了元朝廷不合理的苛捐杂税,不但如此他还平分土地,就连百姓以前所欠的赋税都一笔勾销。
      其帐下士兵与百姓共同耕种田亩兴修水利,开荒打粮,算得上爱民如子。
      在用人方面,张士诚设立纳贤馆,招贤纳士,同时还在治下开科取,极其重视人才。
      如果此人是治世帝王,应该是一代明君。
      可惜他生在了乱世,生在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生在了这个大争之世。
      原本性格中的优点,到了大政之时,便成了致命的弱点。
      当今天下群雄逐鹿,哪能容得下心地善良,优柔寡断,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他。
      原本李伟顾及名声,一直未敢对他轻举妄动。
      这才让他得以发展壮大,现如今张士诚占据着泰州、高邮、常熟、湖州、松江、常州、平江(苏城)等地,其占据的地盘儿均是东南富庶区域,而且还是重要的盐产区。
      此时张士诚占据着沃野二千余里,拥兵二十余万。
      而且其所统治之地盛产粮米鱼盐,又有蚕桑之利,物产丰富,实力雄厚。
      如果己方能吃下张士诚的地盘,则天下可定!
      如今张士诚降元,
      明教的征伐终于师出有名了!
      征讨张士诚,
      便是镇江!
      由于李伟不讲武德,
      连夜对镇江发起了突袭战,
      所以首战赢得十分顺利。
      占领了镇江之后。
      李伟组织众将开会,
      商讨下一阶段的战略进攻方向,
      大会之上,
      有人提出擒贼先擒王,
      直接攻打平江。
      随后又有人提出要从北切断张士诚的势力,
      让他首尾不能相顾。
      ……
      听取完众将的意见之后,
      李伟便说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这平江城是张士成所部的老巢,
      但这老巢两边还有两股势力,与它相互扶持。
      因此先取平江(苏城)必定会遭到两面夹击。
      但如果我们先取其两翼,而后再进攻平江就免去了这个麻烦。因此更容易取胜。
      此次初中李伟钦率北路军,
      徐达和常遇春共同组成南路军。
      北路军作为主攻力量,
      南路军则重点在于牵制。
      因此我们这里先讲北路军。
      北路军在李伟的亲自指挥下,不久之后便到达了常州城下。
      当即采取了一边围一边攻城的策略。
      不过,李伟故意未尽全力,
      此战意在围点打援!
      另一边,张士诚得到明教进攻,
      常州的消息便派兵来援。
      ……
      张士诚的援军赶到常州附近时,
      李伟先是派出一只弱军在前引敌来攻。
      敌人发起进攻之后,
      李伟的弱军便开始全军后撤。
      这让第一次与李伟交战的张士成所部,
      对李伟产生了轻视之心,
      “这明教之军,不过是一群酒囊饭袋,简直不堪一击!”
      遂大举进攻,轻敌冒进。
      张士成所部追了十余里后,
      完全进入了李伟的包围圈。
      李伟下达军令,两翼骑兵,全军出击。
      突如其来的猛烈进攻,
      一下便将张士诚所部的军心冲散,
      看着漫山遍野的明军。
      张士诚所部转瞬间便被分割包围,
      产生了大溃散,
      至此即将被斩,
      张士诚的先锋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随后,李伟乘胜追击分兵攻占了长兴、江阴等地,彻底打开了向

第211章 先占淮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