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雪见青伞[1/2页]

节度江山 远处白云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续五日的议政院集议终于结束了,在最后一天,诸议政卿吵吵嚷嚷地定下了军民大政,同意了郭继恩年内平定两淮战事的计画。此外,郭继恩推举韩煦右迁检校吏部尚书的提议,也在集议之中获得认可。大家同时议定,原辽宁道巡查使郜云汉,出任营州行台检校都督,秩为三品,主掌辽宁、安东、黑水三道之政务。秦义坤则以行台长史,兼领辽宁道观察使之职。
      又以议政常侍费伦古阿出京,擢任并州行台检校都督之职。王仲扬、王恭退皆连声质问,费伦古阿神色镇定,一一作答。眼见他胸有丘壑,思虑深远,这两人才悻悻作罢。初次参与集议的河北道提学使孔璋、河南道巡查使郑元纪头一回见着这等情形,真是大开眼界,又不觉心下悚然。在面对邮报副主办黄运生的采访之时,两人都连声感叹:“无怪乎燕地官员如此勤勉用心,不敢懈怠,朝廷制度之严,今日俱见之矣!”
      营州军在东北编有四个师,因为扩兵操练之事繁忙,主持东北军务的军监毕文和并未赶来京城参加集议。郭继恩遂将写给营州统领署的书信交与郜云汉,托他带回沈阳。
      郜云汉面色严肃,向郭继恩拱手道:“下官听闻,粟末部之乞仲文艺者,乃是去岁之新科进士,如今却被禁足在家,不许走动。下官以为,国家当人尽其才,擢以职事。彼之父兄虽有不臣之举,亦不合连坐于身,以塞其进路也。”
      “郜督之意,是想将他带回沈阳?”
      “边地胡族出身,能考中进士者,足见其确有真才实学,又心慕我华夏之学问风流,不可弃置不用。书云,野无遗贤,万邦咸宁。若都帅不愿用之,何不就由下官领回营州?彼熟知边地风物民情,必有施展之处也。”
      “这事,容我再想一想。”郭继恩沉吟摇头,“先可将他放出来,仍回大学堂,跟着诸位夫子做些事情。回头定有差遣。”
      楚信章也挤开旁人,来到韩煦身边,拱手说道:“韩兄弟擢任大冢宰,在下特来道喜了。”
      “何喜之有,依旧还是与往日一样的差事罢了。”韩煦轻轻笑了笑,“倒是每月多了四十缗俸钱,此皆为民脂民膏,韩某反倒心下很是不安。”
      “既是心中不安,更该克己奉公,直心任事,才不负国家期望。”
      韩煦诧异地瞧着他:“楚督有话不妨直言。”
      “某闻都帅已遣安金重往西京署任雍州行台之检校都督。彼一介武夫,既有伤病,就该召回京中安心休养才是,何可轻授封疆大吏?”
      “楚督既觉不妥,何不自与都帅分说?”
      楚信章理直气壮:“你是吏部之长,官员铨任,原本就是你该管之事,我自然是来提醒你。不然,唯知诺诺,岂非失职耶?韩吏部若无此勇,则下官替你去说。”
      韩煦笑了起来:“西京城内,文有窦耘,武有桑

第一百四十三章 白雪见青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