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划定汉口城[1/2页]

节度江山 远处白云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黄云樵时年四十出头,自归义之后,便跟着周恒、粟清海等节帅征战南北。唐军远征西北,收复朔方之战,并州军第三师亦为主力之一。这支兵虽然多为降卒,但是紧要时刻很是能打硬仗,颇得枢密院嘉许。潜水河之战,该师之精锐大多阵亡,不但并州军上下同袍皆为震动,就连周恒、刘清廓等大将,也甚为痛惜。
      并州军第四师点检杜文实,是与黄云樵几乎同时归顺朝廷的河东将领,平日素有交情。他率部迅速赶至太湖县城之后,不顾三师师监方道云劝阻,率领着一支骑兵又赶往潜水河岸。
      潜水东岸的营垒残破凄凉,四处散布的唐军士卒遗体已被何季龙下令筑为京观。远处的淮西军士卒连同掳来的民?该牵??谥匦蕹乔剑?挥腥送?獗呃刺窖啊P蚊埠谑荨⒑?永?甑亩盼氖得嫔??啵??伦?铮?⑹幼鸥叽蟮耐炼殉聊?挥铩
      原野的风呜呜地吹过,他脚边一本破旧的书籍被吹得呼啦作响。杜文实俯身拾起,见是一本诗集,扉页之上写着:李双舟。他依稀记得,这是个年轻的九品协尉,才从讲武堂别庠不久,其人形貌俊朗,精神奕奕,是个极有锐气的后生。
      城墙之旁,有数骑往这边过来探视。跟随杜文实一道前来的旅将焦世荣连忙提醒道:“点检,敌骑往这边来了,咱们还是撤罢。”
      “嗯,咱们撤。”未能捡拾到黄云樵的遗物,杜文实心下甚憾,但他也知道此地离舒州太近,不宜久留,便翻身上马,“走罢,咱们迟早有替同袍复仇之日。”
      唐军前锋兵马败没于舒州城下,身在庐江的淮西统军司长史荣兴才欢欣雀跃,迫不及待向江宁报喜,奏称舒州大捷,“俘斩逾万,贼势大挫,气为之沮。”
      南吴国主、宰相和几位心腹重臣,得知捷报自然甚为欢喜。徐敬徽龙颜大悦之下,下诏封赏何季龙、洪玉山、荣兴才、祖文兴等一干文武。何季龙以首功封怀宁郡公,食邑千户。
      淮西统军司文武诸官皆十分振奋,只有洪玉山颇有忧虑,他私下对何季龙道:“统军明鉴,我师虽胜了首仗,伤亡却远多于黄部。那郭继恩在荆湖境内,部众逾十万,又兵仗精锐,火器凶猛。若彼再来,统军何以当之?”
      舒州城内,民居半空,都被充作了军营。何季龙住处是一座富户宅院,陶灯之下,他手里握着缴获得来的唐军新式步枪,轻轻抚摸,沿着枪管直至枪口。黑洞洞的枪口里,那奇怪的膛线令他困惑不解,整支枪做工十分精细,显示出一种可怖的力量,又教人心生畏惧。
      沉吟半晌,何季龙才轻声说道:“兵书所载,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是以我朝素重弓弩。这火枪者,奇思妙想,威力又远胜于弓弩,军器监虽有仿造,到底不及北贼之物精细,数量也少。就如某手里这支枪,只怕是军器监便仿造不出。咱们要想彻底逐走北贼,还是得靠马军,来去迅捷,侧翼楔入。若以步军直面抗衡,必无胜理。”
第四十八章 划定汉口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