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九章 入关![1/2页]

天命唯汉 曹吉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灞上,楚军大营。
      清晨,一辆插着鲜艳赤旗的四轮马车,在数十骑的护卫下,缓慢驶入中军大营。
      侧面车门打开,刘盈从马车上跳下,蹑手蹑脚走入刘邦的帅帐。
      算上前天,他已经有足足三天没有回来了!
      只是他探头探脑了一番,发现刘邦也同样不在大帐之中,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
      这几天他在咸阳周边为始皇帝的子女迁坟,替老刘赢得了赞誉无数,尤其是那些秦国的嬴姓公族,更是感动到涕泗横流。
      嗯,始皇帝如何对待六国王族,他们是心知肚明的。
      只不过在刘盈眼中,这些人已经没有多少天可活了……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是让刘盈内心感到痛苦的地方。
      他明明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灾难,但却无力制止,只能站在岸上,看着无辜遭难的人在水中哀嚎……
      诸侯联军中恨秦者有之,想要趁机捞一把的更是多不胜数。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是刘盈了,就算是刘邦本人,也只能是徒呼奈何!
      毕竟联军足有四十万之众,如果不能满足这四十万条饿狼的胃口,只怕整个关中之地都将成为一片鬼蜮!
      “反正居住在咸阳城中的,也没有普通的黔首,既然是食民之膏血而活,关键时刻,就为百姓而牺牲自己吧……”
      刘盈无奈摇头,他只能试着用这样话来说服自己。
      再苦一苦城中豪右,罪名项羽来担……刘盈想到这里,慢慢的原谅了自己,心情重新变得明媚起来。
      他转身走进自己的帐篷,在帐篷一角,见到了一片白花花的纸条。
      这正是从胡亥坟头砍回来的女贞树枝条,上面白色的物体,正是白蜡虫的分泌物。
      刘盈想了想,让人去准备一个煮东西的陶锅,两桶清水和竹筒,灯芯草等器物。
      他准备开始制作蜡烛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将枝条上方,一些看上去麻麻赖赖的小疙瘩仔细扣下来。
      这就是白蜡虫的卵鞘,里面全是准备孵化的幼虫。
      嗯,其实白蜡虫养起来,和养蚕差不多,只是它们没有蚕宝宝长得可爱。
      将卵鞘包好过后,刘盈看了看侍卫拿回来的,口径大约在一尺左右的陶锅,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
      虫蜡的熔点很低,只需要稍微加热就会融化。
      因此采集虫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把枝条扔进热水里,等待虫蜡融化后再将枝条取出。
      《剑来》
      但刘盈看了看自己手中,普遍在两尺多长的枝条,于是只能使用人力将枝条处理到合适的长短。
      日中时分,终于大功告成。
      刘盈将成品液体倒入竹筒,之后将灯芯草剥去外皮,几根拧成一股插了进去。
      “只要等待蜡液冷却凝固,拨开竹筒,蜡烛就做好了!”
      他反复回想了一下步骤,得出了一个刚好能用的结论。
      不过这样就足够了。
      在没有解锁石油精炼科技,从原油中提取石蜡之前,这样的蜡烛无疑将为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中国人在农业社会,讲究‘男耕女织,既男人外出种田,而女人在家里织布卖钱,双方共同撑起一个小家。
      但相比于男人耕种来讲,女人纺织并不太费力,所以她们除去做家务和睡眠的时间,其实可以一直进行纺织工作。
      只不过古时候的夜晚在太阳落山之后,就会陷入一片黑暗,伸手不见五指。
      而很多心灵手巧的织女,会选择织布机上点一根香,这样借助明明灭灭的光亮,还可以多干几个时辰。
      这样,才能尽可能的多织一些布匹,拿到街市上卖钱,用来缴纳朝廷的赋税,如果侥幸剩下一些,则用来贴补家用。
      所谓遍体绫罗者,不是养蚕人,大抵就是这样。
      但这也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用眼过度,再加上营养不良,很多女人人到中年,视力就变得模糊起来。
      长久如此下去,人还没有死,眼就已经瞎了。
      所以如果有了足够廉价的照明工具,一来可以让这些女人节省眼力,二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gd……
      而对于刘盈来说,楚汉争霸结束之后,西汉初年的人口,保守估计,也有两到三百万户。
      而这其中,哪怕只有一百万户购买他做的蜡烛,且每月只消耗一根。
      聚沙成塔之下,即便每根蜡烛刘盈净赚一钱,每月至少也是百万钱的收入!
      换算成每年,则超过一千万钱!
      刘盈记得,西汉鼎盛时期,整个国家的年收入也不过七十亿钱。
      至于被人仿制?
      哈哈,其实最不怕的就是被人仿制!

第一百零九章 入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