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好像产业园这个概念就特别的火,很多地方圈一块地盖几栋房子就叫产业园,最明显的就是各种电商产业园。
沈舒他们去的地方叫做元和文化产业园。
沈舒开车,李琳涵就坐在副驾驶给她介绍:“这个产业园是区里新规划的,占地26.43亩,中心是七栋十八层的写字楼,后面一圈是二十八幢独栋的,产业园里面有餐厅、便利店、快递柜之类的一些便利设施!”
沈舒问:“那这样子,怎么会那么便宜?”
她刚才心里算了下六百平方才四万一个月,算下来也就才两块多一个平方每天,和写字楼的价格差不多,但人家是独栋,而且有十几个车位呢。
这样一算,性价比就很高了。
李琳涵说:“这两年产业园太多了,他们招商引资的不好,当然是要先想办法把企业招进来再说了!我把咱们前几个月的流水给他们看了,他们就很欢迎,愿意给优惠价,就和新开的商场给品牌店房租优惠差不多道理!”
其实很多产业园根本就招不到企业入驻。
原因很简单。
人家经营的好好的企业,如果你的房租价格不优惠,人家为什么要搬家?
新开创的企业,你产业园又有什么优势让我进去呢?新企业一般也没什么钱。
所以很多新产业园价格很优惠,而且有时候产业园的老板倒闭了,老板自己开的物业公司反倒是盈利的,细水长流,一直赚钱。
元和文化产业园离沈舒现在的写字楼不远,开车过去就五分钟。
沈舒对此很满意,员工们的交通距离就没有太大的变化。
整个产业园有两边是靠街道的,每条街上各有一个进出口,沈舒他们是从松涛街进去的,入口处还有个全家便利店
“往这边开!”李琳涵指挥着。
沿着环绕产业园的路开,中间就是高层的写字楼,而旁边是一栋栋的独栋,两者是由环绕产业园的环形路给分开。
很快,汽车就在一栋编号为a018号的白色的小楼面前停了下来,沈舒只是看了一眼,就觉得对她胃口,有种美式小洋楼的感觉。
整栋楼是收进去的,距离马路还有六七米的距离,这里也是可以停车的,或者干脆两个大阳伞,冬天晒晒太阳也不错。
“这才哪呢,咱们进去看!”
李琳涵说着在前面带路。
沈舒顺着进去。
门没锁,里面落满了灰尘,看上去有些破败,快中午的眼光从大落地窗照射进来,灰尘在光柱里聚散着。
李琳涵没做停留,直接带沈舒穿过了这栋楼。
后面就是她说的能
第二百四十章 忽然出现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