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并不是那么难相处[1/2页]

穿书七零:炮灰知青被糙汉宠爆了 西红柿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除夕,孩子们没多久就困了。
      江念冬和沈梅也没熬夜,九点多就睡下了。
      宋叔、沈义、王大江睡得晚。
      大年初一,吃了饺子,宋叔就回自己家了。
      年前也都收拾过,大扫除,贴了对联。
      虽然不回去住,每天都去烧烧火。
      过来拜年的人多,宋叔就直接在家里更方便一点。
      沈义先带着豆包去给沈大山拜年,沈梅他们初二再去,这边出嫁的姑娘没有大年初一拜年的。
      年前沈义和王大江给沈大山送过年货,一块猪肉,半斤散酒。
      沈大山对儿子和姑爷送的东西很满意,婆娘还想跟沈义要粮要钱,沈义倒没说不给,就说等小正回来再给。
      沈大山是真没打算要,现在他和老婆子身子骨还硬朗,能干活,粮也够吃,手里也有两个小钱,这样就挺好。
      等以后老了干不动了,再跟孩子们要。
      当然肯定不能只跟沈正要,家里孩子多,平摊。
      豆包得了爷爷一毛的压岁钱,开心地飞起。
      晃晃悠悠迈着小短腿在前面跑,嘴里催促着,“大伯,你快点走,走得太慢了。”
      沈义的大长腿三两步追上小侄女,超过去,走在了前面。
      豆包:……
      “大伯,你太不可爱了,欺负我腿短吗?”
      ……
      江念冬一早就把大家的压岁钱给了,大人一人五块,小玲三毛,小军两毛,豆包一毛。
      五块钱是不多,主要是想表达一下感谢的意思。
      无亲无故的宋叔、已经嫁人的沈梅,都没有义务照顾她。
      大家一家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以她现在的情况,只能给个压岁钱意思一下。
      反正以后不会让大家吃亏的,跟着她混绝对没有错,一起吃香的喝辣的,抓住时代的风口,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沈义带着豆包村里走一圈,挨家挨户拜个年。
      宋叔那边年轻人拜了年就走了,几个年纪相仿的兄弟坐一炕,抽根烟喝喝茶,聊聊天。
      大年初一拜完年就是玩。
      沈义拜完年回来,就在宋叔那边帮忙端茶倒水,烧火。
      中午宋叔留饭了,这几年收成好了,不像前几年都吃不饱。
      他也没有别的亲戚,就年初一聚一下。
      不用多复杂,一个大锅炖,贴一锅饼子就行了。
      沈义掌勺的猪肉白菜豆腐炖粉条,非常入味,猪肉把肥油都炒出来,放了干辣椒调味,白菜软烂,豆腐吸足了汤汁,滑溜的粉条筋道有嚼劲。
      家家都做这道菜,放的调料也一样,味道却天差之别。
      沈义这菜做的,能在大队里排前三。
      吃的满意,就一个字香。
      喝上几盅白酒,乡下不善言辞的老汉们话匣子也打开了。
      “老宋,认沈义做干儿子吧,走了有人给摔盆。”
      “是啊,老宋。考虑考虑啊!”
      知道哥几个也是为他好,“认不认都无所谓,做的一点不比亲儿子差。”
      老宋这日子过得真不孬,比他们几个都好,吃得好还省心。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儿子媳妇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孩子多了,一碗水端不平都是事。
      “沈义这小子孝顺,眼里有活,能干,本事也强。老天爷有眼,对我好,对小正媳妇也好,让干啥干啥,疼侄女……”
      “沈梅,更不用说了,家里家外有她在,我们都不用操心……”
      “我现在饭是现成的,衣服都不用自己洗,沈义这小子给我端洗脚水……”
      一个没忍住,宋叔小小炫耀了一把。
      ·
      大年初一江念冬哪儿都没去,连院子都不出,外面雪还没化呢,要是摔一跤,她就完蛋了。
  &nb

第16章 并不是那么难相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