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念冬觉得自己眼花了,擦了擦眼。
      还在。
      张三媳妇看到沈家人回来了,高声喊道:“小正媳妇,梅子,你们家来客人了。”
      下工回来的路上,这三个人在村口问路,说的是江知青的名字。
      年长的婶子和年轻姑娘跟江知青长的挺像,这是娘家人。
      江念冬走在最前面,沈梅和孩子们紧跟在后面,落汤鸡一样衣裳还滴着水的沈义和宋叔走在最后。
      区区几百米的路,特别漫长。
      这条路上景色很美,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江念冬每天都要欣赏的美景,此时黯淡无光。
      景色跟心情密切相关。
      再远的路,都有尽头。
      两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念冬满脸憔悴,肤色暗黄脸部浮肿。
      天热了,没有再戴帽子,三天没洗头,头发油得可以炒个菜了。
      大肚子让她自己所有的衣裳都穿不下,身上穿的是沈正补了补丁的旧衣裳。
      衣服已经洗得泛白,很是破旧。
      沈梅、沈义、孩子们的狼狈就更不用说了。
      江念冬的亲妈、妹妹江念季、妹夫看着这一行人。
      小皮鞋、妮子外套、精致的装扮,就是走亲戚的装备,最好的衣裳压箱底的拿出来穿上。
      没有太大的表情,眼神里面的内容自行领悟。
      好像什么都有,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让江念冬瞬间回到了小时候,原主是城里人,她不是。
      她家也是农村的,家里来亲戚的时候就是这样。
      亲戚当然是走亲戚的样子,亲戚家的孩子也是,而她则是……
      这种对比造成无声的伤害,心底留下了一丝痕迹。
      “妈,大老远的,你们怎么来了?”
      江念冬心情很平静,并没有见到亲人的激动和泪眼汪汪。
      她在心底庆幸刚刚已经发泄过情绪了。
      或者此时站在对方面前的是一个来自陌生世界的普通人,所以她才如此。
      就像是跟张三媳妇偶尔碰面打个招呼一样自然,“吃饭了吗?”
      江母已经泪流满面,她的女儿,下乡之后一面都没见过的女儿,怎么成这个样子了?
      ……
      给双方做了介绍,江念冬就去茅房了,尿频没办法。
      沈梅赶紧把人迎进屋,沏茶倒水招待客人。
      嫂子进屋洗了手,安顿好,在炕上舒服地坐好。
      梅子赶紧出来收拾自己和孩子们,在院子里用笤帚疙瘩把身上的土扫掉,洗脸洗手,重新梳头。
      让沈义赶紧去换衣裳,别感冒了。
      宋叔和江念冬坐在炕上招呼客人。
      小正媳妇的态度有点不对,见了娘家人没个笑模样。
      是不是找沈大山过来?
      ……
      尴尬的气氛被咕噜咕噜声打破了。
      到饭点了,肚子报警了。
      “豆包娘饿了,要不先吃饭?”
      沈梅动作利索,这一会功夫,又加了一个野菜炒鸡蛋。
      见嫂子只顾吃自己的,连句话都不说。
      沈梅硬着头皮自己上,“婶子,妹子,妹夫,你们别客气啊,多吃点。”
      心里犯嘀咕,嫂子的妹妹比我大还是小也不知道,一想人家刚结婚肯定小。
      江念冬:“农家饭吃得惯吗?要不单独给你们整点?”
      ……
      江母:……,姑娘笑眯眯的陌生的很。
      江念季:她姐语气很正常,可她听来就是一股讽刺的味道。
      妹夫:“四姐,不用。很好吃。”
      “嗯。”
      

第22章 娘家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