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念冬和沈梅婆婆聊了挺多。
      假如说沈梅考上了大学,大江和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去。
      不会把男人和孩子撇在家里,自己进城。
      江念冬给的保证,“婶,你放心。沈梅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家庭的事情。但话说回来,如果大江自己不争气,我们做哥嫂的不能看着梅子不管。”
      “婶就是年纪大了,想的多。我这个儿子你放心,绝对没二心。他俩跟着你们,过得不错。我们都知道的。”
      大江每天都回去上工,沈梅跟孩子们十天半个月也回家一趟。
      私底下问过小玲和小军,在舅舅家怎么样。
      好着呢,吃得好,跟小伙伴们玩得也很好。
      没有受委屈。
      女人说女人的。
      男人们喝着酒说话,酒桌上说话更好聊,直接,有什么说什么就是。
      宋叔开口,说是小辈们干事情没多久,应该提前过去说一声的。
      让亲家放心,沈梅考大学考上的概率有多大,说句实话,真没有多大胜算。
      万一考上了,没有任何改变,放心。
      让大江和孩子们跟着一起去。
      这段时间因为恢复高考的事情,知青们闹得人心惶惶的。
      老两口在这儿吃了一顿好饭,大江把人送回家。
      这事算是过去了。
      沈梅公婆回家之后,躺在炕上也睡不着。
      “他爹,大江跟着沈正没错。可比咱强。”
      “那臭小子天天吃的跟过年似的。”
      沈梅公公羡慕的很,他当老子的还没儿子吃的好。
      “你个死老头,儿子吃的好你还不乐意。”
      ……
      这个年代吃点好的就是好日子啊。
      老百姓的被窝里失眠的人不少,有些人动了心思。
      都是老农民,沈梅是个什么样的人。
      农村妇女,嫁人后生娃下地做家务。
      这样的都要参加高考?
      一部分就想着,我也能。
      一部分人则是等着看笑话呢,那些城里来的知青能不能考上都不好说。
      沈梅就等着到时候闹笑话吧。
      上大学是好,好事哪有那么容易的。
      这都是那个出了名的不上工的嫂子闹的,不带好头。
      净瞎几把胡闹。
      反正说啥的都有。
      有一部分人跟风也报名了。
      报名之后发现一头雾水,就找到了沈家。
      想找沈梅问问,到底怎么个复习法。
      沈梅是一问三不知,就一句话我也不知道,嫂子让干啥就干啥。
      再后来,江念冬都不让沈梅浪费时间去应付这个。
      直接让沈正来,有不清楚的就去公社问,或者问知青,我们也不知道。
      ·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十二月份。
      陆娇娇挺着个大肚子,一点时间也不敢浪费。
      越到最后,越觉得好多没学的。
      江念冬带着沈梅做最后的冲刺,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再过一遍,就看重点。
      数学把公式过一遍,就复习错题本。
      最后这几天,每天要像考试一样,看着时间做题。
      语文的作文也要写。
      对沈梅的要求就是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立意正确。
      因为是第一次考试,江念冬才会大着胆子报了京市的学校,有赌一把的意思。
      能不能成就看命了。
      要是不成,明年她和沈梅再拼一把。
      自己一个人,分分钟想放弃,有人作伴就能坚持。
      临近考试的这几天,江念冬还是有点紧张,不够淡定。
      以己推人,女主忽略,梅子跟她差不多。
      思想工作开展起来。
 

第43章 考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