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江念冬让宋叔帮忙在这个木头箱子里种上韭菜,放在烧炕的屋子里。
      北屋沈义的这个房间一直烧着火,是家里最暖和的,因为孩子们在这屋。
      天冷了就中午太阳好的时候才带他们出去溜达,大部分时间都在屋里炕上玩。
      孩子们在屋里穿着薄的棉袄,去外面穿厚的。
      ·
      宋叔和王老头仔细琢磨了小江的意思,跟在地里种菜一样的道理。
      只不过现在外面气温太低,把地点移到了屋内温度稍高的地方。
      先种种试试,箱子里放入适量的土,其他流程跟种菜一样。
      浇水的时候搬到地上,下面不漏水,把他放到炕上,不直接接触炕,做了一个架子离地面两三公分。
      又整了一个小木头箱子,种从院子挖的韭菜根。
      宋叔和王老头照顾得很精细,孩子们每天都要看看有没有长出来。
      ·
      十一月下旬
      京市前几天刚下了一场小雪,跟东方红比起来,这儿的雪太少了。
      沈正他们很是怀念老家冬天的雪啊,每年的十月份就下雪了。
      大雪纷纷扬扬,一下就好几天。
      屋顶上、树上、地上哪儿哪儿都是厚厚的积雪。
      好怀念扫雪的日子。
      京市不仅雪少,还小,比家里温度高。
      家里冬天好几个月都是零下三十多度。
      晚饭后,是一家人坐在炕上的轻松休闲时光。
      包子兄弟们满炕走,一会儿去找大伯,嘴里喊着“伯伯!”
      一会儿又喊“爸爸”
      “尿尿”
      “果果”
      ……
      三小子没一个消停,嘴里话不断,干这个干那个,一直闹腾到睡觉。
      生物钟很准时,晚上七点到早上六点半。
      打着小哈欠,小手揉着眼睛,泪眼汪汪的,这是困了。
      再把泡尿,穿上睡袋,放到炕上自己就睡了,都不用哄睡。
      他们睡觉的这个点,大人们都在这正常说话呢,他们不受影响,睡自己的。
      江念冬的心思不在书上,明显在走神。
      最近在街上看到了喇叭裤,有人开始穿喇叭裤了~
      是的,书中的剧情借鉴了现实世界的。
      年代文中都有提到过,喇叭裤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要做难度不小,布料是个大问题。
      好多书里都是从厂子的残次品下手,要跟里面的人搭上关系。
      这个时候还不是市场经济,根本不卖给个人,都是跟单位对接。
      “沈正,能买到布料吗?做裤子的。”
      “家里的布票都用完了?”
      沈梅:“还有两张。”
      沈正心想,媳妇终于要做衣裳了,必须得买啊。两张太少了。
      小玲他们洗漱回来了,江念冬从炕柜上拿了蛤蜊油下来,三双小手已经伸到眼前了。
      每个小手上都抹一点,“不用布票,你去厂里问问,看看能不能多买点,能买多少买多少,做裤子的。”
      “哦。”
      沈正答应着,有点拿不准这能买多少是多少啊。
      “你们注意到了没,年轻人穿的那种新式裤子,裤腿这宽的那种。”
      宋叔:“没注意。”
      沈义点头。
      沈正还真注意到了,这样穿太扎眼了。
      卖货的时候还跟那个小青年聊了两句,说是跟什么电影学的。

第89章 找门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