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江和成功成才在路口等沈正他们,在家里坐不住了。
      一见大江,沈正就知道有事,估计不是啥好事。
      沈义和王老头带着孩子们在东屋炕上,大人们在西屋说事。
      沈正和郑清明噼里啪啦一顿造,先把饭吃完再说事,别影响食欲。
      “说吧,啥事?咋都整的这么严肃,怪吓人的。”
      大江先说,“二哥,今儿村里有人去后岭子走亲戚,回来特意来我家跟我说的。”
      “他亲戚说,他们村也要种大棚和整一个服装厂。”
      沈正脑子里是那个年轻气盛不屑看他的侯队长,你说你牛逼哄哄的你自己想点别的干,还不是直接跟着我沈正学,还以为你多了不起呢,鄙视你!
      侯队长这人特实际,油坊和工艺品厂也是跟着别人学的,看人家搞的挺好就跟着学,照搬。
      最后的结果竟然是他们的越来越好,弄的别人的干不下去了。
      这次又想来这一套,来东方冬学习就是他组织的。
      大江跟着沈正混久了也算是能经事了,就像是衣服他们刚卖没多久就有人跟风摆摊了。
      当时沈正就给他上了一课,结论就是竞争也有好的一面,督促他们把好质量关,做好自己。
      还是那句老话,这么多人这么大的市场,有多少竞争者都不怕,他们自己也拿不下。
      可这个后岭子村有点缺德,“二哥,这个后岭子学着人家干,把人家给整黄了,自己倒干得像模像样的。”
      沈正……
      家里这边也得到了消息。跟大江差不多,村民们去外村走亲戚听到了风声就过来打了个招呼。
      想不通啊,各干各的,没有交集,怎么就不能一起共存呢?
      沈正把问题抛给大家,郑清明做了分析。
      可能是多重因素导致的结果,内部和外部都有。
      内部因素可能是村集体不是一股绳,分了几股,不同心协力,实力都差不多,一不小心就出事了。
      像东方红这种的不多,就老宋家一个大家族,以宋勇为代表,没有别的力量。
      所以沈正办事就搞定宋勇就可以了。
      内部还有一个问题,工人都是村里人,能力参差不齐。
      外部就是看这个后岭子有没有出招。
      外人就不知道了,但郑清明最后给沈正吃了个安心丸。
      “咱们的情况不一样。”
      沈正追问,“怎么不一样?”
      “大棚这块就不用说了吧!”
      “越多人种越好,我当然希望把菜卖给我,不过不卖也没事。乡亲们赚钱咱就高兴。”
      ……
      沈正这话说的忒好听了,小老百姓这觉悟也没谁了。
      他思想确实进步了,作为一个小老百姓,他的认知已经提高了,希望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跟他一样过上好日子。
      他心中的好日子是什么样的呢?
      想吃肉的时候吃上肉,冬天也有新鲜蔬菜吃。
      孩子们快乐健康的长大,老人们生病了有钱看病。
    &nb

第194章 跟着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