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夜谏童贯[1/2页]

莽在北宋末年 贼秃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入夜,国公府内宅老仆们,在廊道外侧挂上灯笼。
      长长走廊,被一片昏黄、柔和的灯火笼罩。
      赵莽从甘州堂走来,沿着曲折回廊,穿过水榭亭台,来到后宅银州堂。
      赵鹤寿坐在堂外打盹,听到脚步声,立时惊醒。
      “赵大哥,小弟有事求见太傅。”赵莽拱手道。
      赵鹤寿往堂内努努嘴:“太傅还在待客,快一个时辰了,你等候片刻,里边也快结束了。”
      赵莽看向堂内,隐约听到说笑声传出。
      “哪位友人?”赵莽有些好奇,银州堂是童贯后宅主居室,极少见他在这里待客。
      赵鹤寿低笑道:“太常卿,王仲修。”
      赵莽两手一摊:“赵大哥是知道我的,这些个京朝官、士族显贵什么的,大多认不得,谁是谁根本分不清。”
      赵鹤寿搔搔头,一脸无奈:“神宗朝宰相王?,是这位王仲修的父亲。”
      “喔~”赵莽拖长尾音,看来又是一位所谓名门之后。
      赵鹤寿轻轻一拍巴掌:“曾经才名动京城的大才女,李清照,总该知道吧?”
      赵莽笑道:“倒也听说过。”
      赵鹤寿竖起大拇指,冲堂内比划了下:“王仲修,是李清照她大舅!”
      赵莽“嗬”了声,这关系可真够绕的。
      赵鹤寿两手抱胸,笑道:“这王氏,虽说也算官宦世家,家中子弟考取进士者有不少,不过自王?后,仕途似乎都不太顺畅。
      王仲修能做到太常卿,也多亏童太傅提携。
      王氏一门,如今多仰仗于太傅。
      太傅也借王氏名声,在朝中网罗人才。”
      赵莽点点头,如此说,王氏和童贯,关系的确密切。
      等了会,堂内还是不见有人出来。
      赵莽和赵鹤寿闲聊起来,多是谈些和军务有关的话题。
      “赵大哥,那几匹马......”
      赵莽话未出口,赵鹤寿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摇头做拨浪鼓:
      “不行不行!那些马只是借你用用,用完可要还回来!
      而且,不是几匹马,是十三匹!”
      赵莽嘿嘿道:“赵大哥掌管三千飞龙轻骑,马多得是,不差这点......”
      赵鹤寿只作摇头:“不成不成,三千轻骑乍一听不少,其实也就能勉强保证一人一马,留出几十匹作为备用,少一匹都不成!”
      赵莽故作大方:“这样,一百贯一匹,算是我补偿赵大哥!”
      赵鹤寿还是摇头。
      “一百五?”赵莽咬牙,“二百?”
      赵鹤寿无奈笑道:“我说兄弟,你就别为难哥哥了。
      这些上好战马,都是童太傅从各军拣选出来,拼拼凑凑才勉强弄了几支像样骑军,每一匹都是心尖肉,多少钱都卖不得!”
      “当真不行?”赵莽瞪着他。
      赵鹤寿摇摇头:“真不行!”
      赵莽泄了气,苦叹一声。
      童贯麾下,有两支成气候的骑军。
      一支是赵鹤寿掌管的飞龙轻骑,一支是辛兴宗掌管的龙捷重骑,各有三千军额。
      杨可弼麾下,还有一支一千五百骑的游骑斥候。
      这点家当,就是童贯麾下,最拿得出手的骑军队伍。
      就这,还是集陕西、河西、河东三路之力,勉强凑出来。
      其他各军麾下,也有骑军名号,不过大多是摆样子,充当探马斥候而已,难以形成整体战力。
      赵鹤寿这厮,不声不响,手下竟然掌管三千骑军。
      赵莽知道后,嫉妒得眼睛发红。
      打着?士营训练名义,找他借百十匹,这厮抠抠搜搜,只给十三匹。
      赵莽本想着,用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要来,不行就补贴一笔钱。
      没想到赵鹤寿这次嘴巴严实,说什么都不干。
      赵莽一脸郁闷,?士营一百零一人,只有五六匹马,十几头驴骡。
      他的马是童贯赠予,一匹标准个头的瀚海战马。
      王宣、张?、李景良、邓肃的马,是从牲畜市场买的,勉强能用。
      李景良、邓肃的买马钱,他还资助了一部分。
      其余十几头驴骡、板车,是从国公府薅去的。
      没有足够的马,许多训练科目难以进行。
      在赵莽设想里,?士营必须兼具步骑特性,上马能突袭,下马能肉搏。
      现在,只能按照常规步军制定训练计划。
      赵鹤寿笑着宽慰道:“?士营护卫中军,参战机会不多。
      如果缴获战利品,你在太傅面前美言几句,还怕要不到马?”
      赵莽苦笑了下,心里不由腹诽。
      就怕到时候不是收缴战利品,而是收拢溃兵败将。
      正说着,童贯和王仲修走出厅堂。
      赵莽和赵鹤寿急忙起身行礼。
      “仲修,他便是赵莽!”童贯指着赵莽,笑呵呵地介绍道。
      王仲修略微仰头,满眼惊异地打量一眼:“好一位大宋?士!果然雄武魁勇!
      太傅目光如炬,如此健儿收归麾下,必能为太傅披坚执锐,再建奇功!”
      童贯哈哈笑了几声,看得出心情着实不错。
      赵

第112章 夜谏童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