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番外:明朝人的喝茶之道,一半风雅,一半烟火[1/2页]

聊斋之问道天涯 布衣天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朝人的喝茶之道,一半风雅,一半烟火
      中国人喝茶的习惯,是被明朝皇帝朱元璋改变的。
      一开始,人们沿习点茶法,要将饼茶碾碎,沸水冲点,茶筅研磨,极其花费功夫。当朱元璋发现制作进贡的茶饼很辛苦时,便下令废除团茶,“唯采芽茶进贡”。
      从此,明人以新鲜芽茶冲泡而饮,简单明了。
      他们喜欢清饮,不喜欢往茶里加花草果实,追求自然。比如用水,便以天然之水为上。明朝人认为煮茶的水,标准是清、活、甘、洌、轻。
      相传有一次,宰相张居正喝到皇家贡品的密云龙茶,惊觉太好喝了。但回到家后,自己怎么泡都不对味。后来才知道,要用京城外的玉泉水,用竹笕过滤,方能泡出茶之甘甜。
      晚明的士人屠隆曾说过,煮茶之水有天泉地泉、江水长流、井水等三大支,其中又以天泉为佳,因为天上的水最轻。
      在他看来,“秋水白而冽,梅水白而甘”,甘会稍夺茶味,但冽能成全茶味。春天的水,优于冬天的水,但夏天的暴雨就不好了,是天地的怒气,喝了也不舒服。
      明人喝茶,以人少为贵,以野林茶趣为贵。
      陈继儒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明人不喜欢像宋代的茶宴之风,太过隆重热闹,他们认为,品茶的最高境界是独饮,其次是二三知交。
      明人对环境要求甚高。
      宁王朱权在《茶谱》讲过:“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煽,乃与客清谈款话,探虚玄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尘表。”
      文征明在《惠山茶会图》中,记录了自己与友人一次茶事雅集。他们相约在清明节这天

番外:明朝人的喝茶之道,一半风雅,一半烟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