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兄弟[1/2页]

飞越唐朝 新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章兄弟
      “谢陛下大恩。”所有人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个时候,身边的隆多说话啦:“陛下,这些人最多也不过是从安禄山手下投靠过来的降将降兵,您如此敕封,虽然嘉奖了他们投降的功劳,可是却寒了无数其他将士的心,都尉之职非小,七十六人一起封赏,国家初立,何必增加财政的负担,这样做似乎太过?”
      按照他的想法,这些拒不投降的敌方将士,杀了就是啦,哪里用得着这么??隆:慰觯?馄呤??似渲幸蝗耍?绷怂?种腥?銮妆??馊?銮妆?妥约旱母星榧?茫??比幌胛?廊サ恼绞勘ǔ稹
      唐朝微笑,微笑起来,看着隆多:“隆多,你给朕听好啦,其余所有的将士听好啦,朕这样做,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滥封官职,而是为了表彰这七十六人的忠义之举。诸位也亲眼看到了,他们愿意为安禄山战死,那是因为安禄山以前对他们有恩,有过救命之恩,他们报答燕王的恩德,以死相报。不管是谁,可以做到这一点,都是值得表彰的。不过朕并没有杀他们,算是对他们有了活命之恩,他们这才归顺于朕,这是无可厚非的。朕分封他们为忠信都尉,并非是实缺,而是只领取俸禄,其余的职务之后安排,诸位将士,朕要通过这次封赏告诉你们,告诉你们所有人,要忠心于朕,忠心于我新唐朝!朕可以善待将士,善待战俘,善待我的人民,可是朕绝不容忍叛逆,大家明白吗?”
      “明白。”所有的人高声大叫起来,心中欢喜。
      就算是刚刚投降过来的这七十六人,这七十六个原忠心于安禄山的将士,也是心中赞美,若是安禄山有唐朝一半对他们好,恐怕他们也不会最后选择投靠唐朝。
      历朝历代争夺天下,都有类似的情形,天下人选择追随哪一方势力的时候,都带着火眼金睛,谁好,谁最好,都存在变数,甚至其中往往有转而投靠他人的情形发生。
      安禄山近来虽在控制自己杀人的数量,可是他以前的凶名在外,本来就是一个硬伤,再加上唐朝这些年来在朝中和军队之中建立起来的名声,从来不虐杀战俘,本来就是实情,不管在岭南治军还是在安西都护府治军抑或在南诏治军还是攻占长安之后治军,都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唐朝做得够好,的确是足够的好,无数的战俘不会传递错误的信息,而且投靠到新唐朝的无数所谓战俘,现在已经整编成为唐朝手中精锐的部队。
      穿越来的唐朝,深深知道民心的向背对新唐朝的重要性,自然不能轻易的杀人,杀孙霸以儆效尤,以封侯之礼对待,也就是其极限啦,再要杀人,别人就会说你残暴。
      唐朝深深的清楚,做这样的事情,其实不大适合自己亲自动手。
      不管怎样,作为新唐朝的皇帝,自己毕竟是皇帝,亲自杀人,都会让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可是现在的时间紧迫,若是不使用招降的这一策略,孙凯以及他手中的七千人马势必和八万多新唐朝军队做殊死的战斗,唐朝自然是稳操胜券,而且有望全歼孙凯这七千人,可是孙凯所部在最初的惊慌失措遭受惨重损失之后,这剩下的七千人已经反应过来,并且结下了阵势,依靠山势负隅顽抗,真要全部的杀光,没有半个时辰,怕是难以成功。
      而唐朝清楚,最危险的,还是邓优和安小车手中的四万安禄山精兵,一旦他们杀过来解救孙凯,则可能前功尽弃,别说继续对付这四万精兵,就是被围困的孙凯也可能逃脱。
      这种局面,是唐朝最不愿意面对的。
      所以唐朝在这样的时候选择了攻心战术,居然收到奇效。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和唐朝施展绝世武功擒拿到孙凯的长子孙正有莫大的关系。在千军万马之中,要杀一个人,虽然困难,可是郭子仪、铁慕容和李南靖这样的高手,都可能做得到,但是要擒拿一个人,尤其是擒拿的人还是武功接近一流的高手,那就万分棘手啦,可是唐朝居然做到。
      若没有这一点,恐怕还难以击溃孙凯内心的防线,毕竟他才是这只三万人大军的统帅。
      这剩下的七千人虽然和已经被新唐朝杀死的二万三千人相比战力大大不如,可是已经被逼入绝路的军队,注定了要做最痛苦的挣扎,临死之前的挣扎。
      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是颠扑不破的至理,要杀孙凯这最后的七千人,必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唐朝深深的明白这个道理。
      这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孙凯部的方式,本来万难办到,居然给唐朝做到。
      “陛下,华明庆传递的消息,邓优和安小车见

第一章兄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