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华达集团是做房地产出身,但最近几年一直在积极转型,旗下就有汽车制造业务,也是押注新能源汽车。
      奈何,华达集团押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氢能源汽车。
      而不是电动车。
      如果真正从长远角度和环保的角度来说,氢能源汽车确实更好一些。
      与电动汽车相比,氢能源汽车更方便。
      补充氢燃料只需要35分钟,即有上千公里的续航。
      而电动车充电需要几个小时。
      即便是高压快充,充电时间也要半小时以上。
      电动车的化学电池,在低温情况下活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衰减,导致续航降低。
      还有就所谓的环保来说,氢能源汽车更加环保,能做到体积小、容量大、无污染、零排放。
      电动车的动力电池生产制造过程中,就有免不了的污染。
      此外,电动车的动力电池淘汰后,要处理这些电池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更不要说上游电量供应,依赖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等。
      国家虽然正在加速淘汰火力发电,大力发展风力、水力、太阳能、核电等发电方式。
      但远远不够!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对电量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升。
      除非能掌握太阳——可控核聚变。
      如果能掌握可控核聚变,那么电动汽车的发展,基本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一直以来的充电问题,也将不会是什么难题。
      但是距离可控核聚变的掌握,永远还有50年!
      与其去期待可控核聚变,倒不如去研究氢能源汽车。
      氢可以直接从水中提取,丝毫不用担心储量问题。
      至于氢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氢气的密度更低,逸散速度快。
      相比汽油反而更不容易沉积。
      即使氢气泄露也会很快逸散,比之汽油和传统的化学电池,更不容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还有便捷问题,氢能源汽车加氢更加便捷,没有电池衰减的问题;电动车始终需要时间充电,始终存在环境因素和使用寿命影响,导致续航衰减的问题。”
      “不过……现在的制氢技术,大多也是电解制氢,对电能的需求也非常大。”
      “所以掌握太阳——可控核聚变技术也是必须的。”
      氢能源汽车的发展比电动汽车慢的原因,是上游产业链成本过高。
      氢气确实能从水中提取,但是制作氢气成本过高,近20块钱每公斤,还没算上运输费用。
      其次是加氢站的投资过高。
      平均一座加氢站的投资在2000万,其中采购设备的费用就占据80%,大部分设备还依赖于进口。
      这样一座加氢站建设好之后,每年的运营成本也超过200万。
      整个氢能源产业链的成本过高,加氢站不够普及,氢能源汽车自然不可能普及。
      李浩也知道上一世氢能源汽车的发展,远远比不上电动车。
      这个世界相比不会差多少。
      除非氢气制造成本,加氢站设备国产化提升,大大降低成本。
      再加上国家补贴,氢能源汽车应该能发展起来。
      最少,氢能源汽车最少有和电动车一较高下的可能。
      “研究氢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的技术?”
      李浩必然会选择再创业,准备进入汽车制造行业。
      就看他选择氢能源汽车,还是电动汽车。
      如果按照上一世地球的发展来看,电动汽车的发展远远超过氢能源汽车。
      可谁让李浩有金手指呢?
      只要手里有足够的资金,打开「研发中心」就能研究相关的黑科技技术。
      有金手指在,无论去做电动车,还是氢能源汽车,都不存在任何问题。
      “投入资金去研究氢能源相关产业链的燃料电

第18章 收专利费不香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