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达集团氢能源汽车工厂在距离总部约60公里外的振兴区,占地约2000亩,目前目前投建的一期工厂预计年产量20万,总投资超过150亿。
两辆迈巴赫后面,还跟着两辆商务车,先后驶入该厂区。
工厂总负责人林国雄,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项目技术主管。
此外还有华达集团氢能源汽车项目技术总顾问,滨城理工大学教授——唐文军院士。
这位院士头发雪白雪白,穿着普通衬衣,戴着黑框的老花眼镜,略显佝偻,宛如农家的普通老人家。
作为科院的院士,就没有一位是普通的。
李浩跟着自家父母从车上下来,林国雄和唐文君院士便迎了上来。
“董事长,乔董,小李董!”
“就你们过来了,其他人呢?”
唐文军老先生迎了上来,看车上下来的只有李浩三人,感觉少了些什么。
至于后面两辆车下来的人,一看就是保镖。
中午,李华云便将儿子带来的一些资料和相关专利技术,传真到工厂这边。
同时也给唐院士发了一份。
验证技术真假!
林国雄和唐院士都是值得李华云信任的人。
再说了,李浩拿出来的技术资料,核心的专利都在申请当中,没有太大的风险。
考虑到下午便要过来,李华云便没对该技术资料做详细说明。
唐院士收到李华云提供的技术资料十分震惊,中午草草的吃了点,便亲自驱车前来等待。
李华云说下午到工厂来,唐院士以为技术资料的相关技术研究团队会一并过来。
此刻过来是李华云一家,根本没有其他研究人员跟随。
李华云看唐院士亲自前来,便知道该技术资料的真假了。
至于唐院士询问其他人……李华云看了一眼身边的李浩,介绍道:“唐院士,这是我儿子李浩,关于中午传递过来的技术资料,你们和他沟通一下……”
这高性能氢燃料电池的技术是不是出自李浩之手?
是不是有那个真本事?
让李浩和唐院士、林主管亲自沟通交流一番,不就知道了吗?
“他?”
“林浩?你儿子?”
唐文军和林国雄闻言,目光落在李华云身边的李浩身上。
很明显,董事长的意思,今天中午传过来的技术资料,出自这位年轻人之手?
唐院士是那种比较干脆的人,他也不去怀疑什么。
当即便询问李浩氢燃料电池中最核心的技术
——膜电极。
而膜电极中,催化剂是非常重要而且考验技术的东西。
催化剂是氢燃料电池交换膜最核心的东西分,为阳极催化剂和阴极催化剂。
一个好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高质子传导率高、电子传导率和良好的水管能力、气体扩散能力。
当前pem强酸条件下,大部分催化剂都不稳定,现在用铂作为催化剂比较多。
但铂金是贵重金属,一年产能大概300吨左右。
成本十分昂贵。
从中午拿到的技术资料来看,该氢燃料电池中使用的催化剂并不是铂金。
李浩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我这边的技术,主要是采用碳纳米管为催化载体作为催化剂,这种技术采用纳米结构,是高度有序的催化层,可以使质子、电子、气体都可以更快的传输……”
唐
第36章 唐院士的肯定,让人陌生的李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