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睫毛上还挂着泪珠的小朋友,沈琪的心都要碎了,恨不得能立即帮他分担一些悲伤。
      但人啊,总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离别,在这残酷的火影世界更是如此,可能今日还在说笑的同伴,明天就会尸骨无存。
      而这种事情,只能自己慢慢的去接受。
      因为这才是成长……
      轻轻叹息一声,她把蝎轻轻放在床上,盖好被子。
      门外,三只宠物正静静的等着。
      看着面露期待的它们,沈琪微微一笑,轻声道:“哭过了,明天就好了。”
      “叽。”
      “嘤。”
      “那就好。”
      宠物们一个接一个的松了口气。
      沈琪看着,心里更是软的一塌糊涂。
      真好,她在这个世界里遇到的人,遇到的宠物,都是团结有爱的那种,快乐一起,难过一起,富贵一起,艰苦一起,大家永远都是一个整体。
      一家人……
      这个词汇,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迷人。
      感叹着,沈琪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红眼兔子碎尸的模样。
      沈琪:……
      她挥挥手,果断忘记了那血腥味十足的记忆。
      告别了三只宠物,·沈琪径直去了客厅。在那里,千代婆婆已经等候多时了。
      “你来了。”千代婆婆微微颔首。
      “嗯,顾问奶奶有什么事要和我说?”沈琪舒舒服服的坐好,还不忘从桌子上顺了一颗红彤彤的苹果。
      “咔嚓……”
      清脆的声音响起,让原本十分严肃的千代婆婆不由得动容了。
      新鲜的水果……
      静默片刻,千代婆婆默默咽了口口水,面色复杂的问道:“沈姑娘,你知道那件事吧?”
      “什么事?”
      “这次的战报……”
      “知道,我当时就在旁边听着。”沈琪点头。
      “就在旁边?”千代婆婆有些惊讶。
      但想想沈琪不同寻常的一面,她很快就收起了自己别样的情绪。
      是的,千代婆婆发现了。
      她不傻,在和新来的四位客人相处了一个月之后,她便察觉到,沈琪可能和自己的儿媳妇一丁点关系也没有。
      但她没有声张。
      一是记不住找风影打报告,二是沈琪确实没有恶意,三是……沈琪会木遁。
      会木遁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当千代婆婆知道到这件事的时候,她对沈琪已经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那是对属性本身的敬畏,对忍界之神的敬畏。
      她甚至都不会去考虑,沈琪来到这里是不是想盗取村子的机密。
      而沈琪这个人,因为气场太过随和,所以千代婆婆常常忘了自己是在跟一个木遁忍者在交谈,反倒是会在不经意间露出长者的姿态。
      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谈话。
      缓和片刻,千代婆婆轻声说道:“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沈姑娘,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
      “不要告诉小蟹蟹?”沈琪问。
      “嗯,沈姑娘是聪明人,知道我的意思。”千代婆婆勉强笑了笑。
      同时失去了儿子与儿媳的她,痛苦不比蝎来的少,但她只想一个人去承担两个人的痛苦。
      毕竟,蝎才五岁。
      他该如何接受父母双亡的打击?
      “可你知不知道,小蟹蟹也是个聪明人,他也能白你的意思?”沈琪提醒道。
      “什么意思?”千代婆婆一愣。
      “我说,小蟹蟹已经知道了。”沈琪淡淡的说道。
      “你!”千代婆婆激动的站了起来。
      “坐下。”沈琪冷冷的看着她。
      “抱歉……”千代婆婆颤抖着,慢慢坐回原位。
      待她情绪稳定下来,沈琪慢慢解释道:“我说了,小蟹蟹也很聪明。砂隐村冷面无私的顾问,他沉着冷静的奶奶,在战报员回村的当天晚上情绪突然失控,你说,他能不猜到吗?”
      “我……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千代婆婆恍惚了一下,“我那天是特意回家吃晚饭的。”
      “是啊,特意给他送真相的。”沈琪毫不客气的给她插刀。
      “……”千代婆婆无话可说。她的本意只是想让乖孙孙知道,他还有个奶奶可以依靠。
      “那,沈姑娘是怎么发现的?”
      “在那晚过后,小蟹蟹床头那张一家人的合影已经被挪动过无数次了。”
      “这……”千代婆婆的眼睛蓦然睁大。
      “你能想象吗?一个五岁的小朋友,在知道了父母去世的噩耗之后,又怕辜负了奶奶的心意,只能悄悄的躲在房间里,自己默默的哭泣……”
      说到这,沈琪深吸一口气,眼神凌厉了几分:“你知道他有多痛苦吗?”
      “我……”
      “你不知道!”沈琪厉声打断她,“你以为你承担了两人份的痛苦,却不知小蟹蟹也在承担双倍的哀伤,你根本就是在害他!”
      双倍……
      千代婆婆愣在原地。
 

257 开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