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6月15日,早晨五点,天刚蒙蒙亮。
孟加拉湾内,四艘满载着舰载机的“唐”级航空母舰游弋在海面上。
唐级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60000吨,舰宽44米,舰长298米,甲板长292米,宽41.5米,可以同时起降两架飞机,最大航速29节,续航力高达10500公里。
此时已经有十几架歼2舰载机被送到了甲板上,并且进入了出发位置,机务人员正在进行着最后的检修。
申世泽正在整理着自己身上的飞行服,海风轻轻地抚摸着他的脸庞,今天是他第一次参加实战任务。
从研究所被调到空军之后,在空军担任了几年的歼击机飞行员,很快华夏的第一艘航母被建造出来,他就成为了一名海军航空兵飞行员。
看着机务人员已经将飞机检查完毕,飞行员们走出了休息室,跑向了属于自己的战机。
申世泽看着眼前的这一架歼2战机,毫不犹豫的爬了上去,打开机舱盖,坐了进去。
在他前面还有几架等待起飞的战机,旁边的地勤正在和指挥塔做着沟通。
很快,他的耳机里就收到了消息。
“:所有战机,按照预定顺序进行起飞,请将通信频道调整至保密信道。”
听到塔台的命令,申世泽打开了电力开关,位于机头的螺旋桨缓缓的转了起来。
第一架飞机开始加速,轮胎也缓缓的动了起来。
随着螺旋桨转动的越来越快,飞机直接蹿了出去,飞向了天空。
紧接着是第二架,第三架。
轮到申世泽的时候,他深呼吸了一口气,轻轻地踩下了加油踏板,飞机开始向前移动,伴随着“嗡嗡”的声音,十秒之后,他驾驶着这架歼2战机,来到了蓝天之上。
半小时后,四艘航空母舰总共起飞了150架歼2战机,50架强2攻击机,飞向了越南和缅甸的边境线。
驻扎于越南边境线的印度军队也收到了被攻击的消息,他们的士兵从睡梦中被刺耳的警报声惊醒,端着步枪冲进了自己的阵地,紧张的看向前方。
上一次的战争虽然他们失败了,但他们从来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是因为英国人的错误指挥,所以他们也非常渴望再来一次。
但是这一次恐怕他们又要失望了。
而此时的越南边境,四个军的华夏军队越过了越南暹罗边境,奔向了印度,本地的暹罗军人看着这一幕是敢怒不敢言,他们无法和这样的钢铁巨兽去对抗。
四艘夏级战列舰脱离了编队,驶向了北方。
一场海陆空联合战役即将打响。
早晨6点,印度士兵们已经在战壕里等了一个小时,因为起的太早了,加上紧绷的神经开始松懈,所以有些印度士兵直接在战壕里打起了瞌睡。
但他们很快就睡不着了。
两百架战
第275章 突击(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