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走差不多,自个打了个招呼也走了。
      到了院子便看到三大爷那边围了几个人,何雨水也在,经典名场面,过年之三大爷写对联。
      三大爷也是眼尖,看到王晓页来了。
      “晓页啊!要对联不,要不要拿几幅回去。”
      王晓页想了想,无所谓,一把瓜子花生啥的。
      “雨水啊!家里拿对联没?”
      “还没呢哥,这不是才看呢嘛!”
      王晓页看了看,全是千山万水啥的,没新意,今个我来上一课。
      “三大爷,我要个五副,但你写这个可不行啊,我说你写。”王晓页从口袋摸出一把大白兔奶糖放盘子里。
      三大爷看到糖笑呵呵,大户人家就是不一样,便说:“成,你说着,我写。”
      “听好了啊!第一幅上联: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
      下联:英雄人民,奋发向上气势如虹。”
      “好,说的好啊!”
      “晓页厉害啊!”
      “有文化到底是厉害!”
      众人鼓掌夸赞。
      三大爷写好催促王晓页说下一个。
      “上联:富民国强数今朝直欢笑。
      下联:山南海北赞改革颂党恩。
      再说一个就差不多了啊,等下雨水自己挑两就回家。
      上联:碧空月圆逐花影。
      下联:国强民富显龙威。”(百度搜的,不要过多纠结,咱暂时还没那个文化。)
      说完王晓页就走了,他也憋不出来了,就只能想到这三个感觉附和这个年代的,再问他,他可答不上来。
      到了家两个老太太纷纷嫌弃王晓页身上的味道。
      想了想时间还早,泡个澡去。(正常泡澡,正常的!)
      给两个老太太说了一声找个袋子装一套衣服就走了。
      老北京人讲究“两泡”,即泡茶馆和泡澡堂子。
      城里一句歇后语,那就是:“出了茶馆进澡堂子——里外涮”。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被称为浴室、浴池、混堂、浴房、洗澡屋、香水行等等。老北京人习惯把它们俗称为“澡堂子”。
      老北京澡堂子,从规模上大体可以为分三种。
      最高档的被称为“官堂”,顾名思义,就是来的人大多都是当官的,或者是富甲一方的商人。其内部装饰讲究,里边儿的设施一应俱全,如澡盆、卫生、服务都是一流的,并且还可以在这里睡觉、吃点心、喝茶、打麻将等。
      北京地界儿上官堂的代表有:珠市口西大街的清华池、王府井八面槽的清华园、杨梅竹斜街的东升平、李铁拐斜街的西升平等。
      中等的澡堂子叫“盆塘”,盆塘是单间雅座,客人多是小职员、教师、中低层的官员等市民阶层或公职人员。
      妇女们也经常带着孩子来洗盆塘。
     

第43章 澡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