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无话。
王玉柱和宋青书两人经过多日奔波,终于回到了武当山。
“宋师兄!王师兄!你们回来了!”守山门的武当弟子见到两人,急忙躬身行礼。
“回来了,师弟,”王玉柱笑着和那人打招呼,然后问道:“大师伯和六师叔回来了吗?”
“回来好多天了,”那名弟子回道。
“好,那我们上山去看看,你们接着巡视吧,辛苦了师弟,”王玉柱笑着拍了拍那个人的肩膀。
那名弟子被王玉柱拍了肩膀,感觉瞬间动力十足,拍着胸脯说道:“是,王师兄!”
之后,宋青书和王玉柱两人向着山上奔去。
两人上山向着武当六侠见礼之后,就坐在几人下首,听他们训话。
“臭小子,竟然不和你大师伯六师叔一起回来,你小子胆肥了啊!”俞岱岩拍着桌子喊道。
“师父,请勿怪罪!”王玉柱笑嘻嘻的说道。
“哼,那你们两个去哪里了?”俞岱岩关心的是两人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事,有没有被欺负,其他的俞岱岩不关心,毕竟年轻人出去闯荡一番是好事,他怎么可能阻止呢。
“嘿嘿,师父,我们向南走的,想看看中华的大好河山,却没想到现在江西行省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好多人背井离乡,”王玉柱说道。
“唉,百姓苦啊!”俞岱岩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鞑子不管百姓的死活,也不赈灾,这一下肯定有很多百姓饥饿而死,”宋远桥叹息道。
宋远桥和殷梨亭回来路上也遇到了不少难民,想必就是江西行省逃难过来投亲的。
“我们在那里遇到了明教的起义军,”王玉柱说道。
“魔教的?”宋远桥不确定的问道。
“是的大师伯,他们是明教的,”王玉柱说道:“领头之人是明教五散人之一的彭莹玉。”
“他们……也是反抗鞑子吗?”俞岱岩询问道。
“是的,师父,”王玉柱说道:“彭莹玉和说不得,都与天鹰教的目的一致,对抗鞑子,解救汉民。”
“他们……”莫声谷迟疑了下,没有说出声,他没想到明教之人有如此豪气,嘴上虽然不服魔教妖孽,但是心里却十分敬佩他们为国为民的侠义之举。
“你和他们谈了些什么?”俞莲舟突然问道。因为他不知道王玉柱只是敬佩他们的侠义之举,还是已经参与到里面去了。
“二师伯,我没有加入他们的队伍,”听到俞莲舟的问题,王玉柱就知道,俞莲舟担心自己也加入造反的行列,于是解释道:“我只是告诉他们,去什么地方起义成功的可能性高一些,平时需要注意些什么事情等等。”
“那就好,”俞莲舟点点头道。
 
第53章 直抒胸臆夸明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