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行八径[1/2页]

残唐仙侠 阿浪168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首五言长诗,原是曹操的《苦寒行》。
      官渡之战后,为了扫除袁绍的残余势力,曹操从邺城出兵,翻越太行山,北征高干,高干是袁绍的外甥。
      曹操大军经过太行径的羊肠坂时,风雪载途,大军行路艰难。曹操联想时事,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苦寒行》。
      所以诗中第一句“北上太行山”,不是“从北面上太行山”,而是“北征经过太行山”。
      唐静这么一解释,萧玄衣的脸上有点儿挂不住:“你说这话有没有根据啊。‘北上为什么要解释成‘北征?”
      “这有一个传说。”莫聪道:“上古时期,共工与颛顼争帝,共工大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古人认为大地的形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所以往北走叫‘北上,往南走叫‘南下。”
      “至于那句‘思欲一东归更好解释,曹操老家谯郡在太行山之东。”唐静接着说。
      “我问你了吗?我还没问你就说啊说,就显你知道的多?”萧玄衣冲唐静嚷。
      “我怕你不好意思问,又想不明白,所以先说出来,省得你问了。”
      “你不用怕,我好意思得很。”
      “当着这么多人争什么呀。”鲁奇怕萧玄衣丢人丢到外面去,出声劝阻。
      萧玄衣环顾了一下,发现茶馆掌柜和粉刷匠都在痴痴地望着他,尤其是那个茶馆掌柜,哈喇子都流出来了。
      萧玄衣气哼哼地走到另外一块诗板,实际上是退出战团,仍装模作样的上下浏览。唐静未免得意洋洋,这时李克用问道:“阿静,刚才你看诗板时笑什么啊?”
      “这高并题的是曹孟德的诗。”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也未尝不可吧。”
      到了唐朝,题壁未必一定要写自己的作品。比如元稹和白居易名满天下时,邮亭、驿壁上到处都是“元白”诗。所以李克用这么说。
      “写曹操的诗也行,关键是你要注明啊,要不然,遇到一些文盲,弄出笑话来。”唐静话里夹枪带棒。
      李克用将诗板又看了一遍:“这高并还真是!”
      “更可笑的是,这诗是曹操征高干时写的,高并题此诗,倒是很应景儿。”
      “先人能与曹孟德为敌,也是很光彩的事儿嘛。”莫聪幽了一默。
      “能死于曹孟德之手,后人不胜荣幸之至。”
      鲁奇出言冷峻,众人不禁大笑。
      茶馆掌柜和那个圬者一直在旁边听几个人谈论,估计也明白了怎么回事,圬者便问茶馆掌柜道:“这诗板还留不留?”
      “留他干嘛,丢人现眼啊。”掌故的好象带了绿帽。
      “丢人也是丢姓高的人嘛。”
      “屎虽然是他拉的,但拉到我门口,也臭到我了。”
      掌柜的比方很贴切,众人又笑了一回,圬者先拿水润了一回诗板墙壁,铲了一坨白灰膏“啪”地甩到墙上,开始用泥镘子抹。
      李克用漫不经心地看那圬者刷诗板,突然问茶馆掌柜:“掌柜的,羊肠坂你有没有去过?”
      “去过啊,过了天井关就是,上面还有碗子城、磨盘寨,大小隘口十几处。”
      “险不险?”
      “路就两三尺宽,旁边就是悬崖峭壁,还绕来绕去跟羊肠似的。”
      “真想去太行径走一遭。”李克用不禁神往。
      “不但太行径去过,太行八径我都去过。”茶馆掌柜有点停不住。
    &nbs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太行八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