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园很大,一座齐园至少要顶六个王府呢,当然,为了景致,贾玫也没多设置住人的院子,但大大小小的院落,数起来依然有十几个。
贾玫自己寒暑不侵,所以日常就住在湖里一处小岛上,岛上跟岸边有浮桥连接,另有一处彩虹桥顺着地势直接连通到二楼,另一端则正好是给黛玉和林行居住的院子。至于林循,他日常要读书学习,所以住处稍微离得远,在黛玉和林行院子的另一头,靠近侧门的地方。
也不是贾玫非要在这春寒料峭的时候还把两个不到七岁的小孩子安排在水边居住,实在是那处院子离贾玫的住处最近,且只要地暖烧的足,他们两个孩子想必也适应得快。
这前半个月的时间,贾玫都是用林循顺路带过来的江南水土,混合她平日里所用的玉泉山水来给两个小孩子做饭煮茶,就怕两个孩子一个不注意就水土不服。这年头可没什么治疗水土不服的得用之法,只能靠自身抵抗力来扛过去。
老邵大夫听说齐园来了两位从江南来的娇客,又听说贾玫担心两个小孩子水土不服,一早就住进了齐园,生怕贾玫这边需要大夫的时候他没在。只是他已经上了年纪,眼看也要四代同堂了,小邵大夫还担心他一个不好伤了腰腿呢,赶紧派了两个学得不错的学徒过来跑腿。
林循也奇怪呢,往年黛玉在江南,那是每逢秋冬和冬春换季的时候,都会生出咳症来,可这一回除了在路上咳嗽过几天,来了京城住进了齐园之后,黛玉和林行两个小的不止没有丝毫水土不服,甚至脸上还都长了些肉!
“难怪母亲总是念着京城呢,原来京城的水土确实不凡啊。”林循也越发替贾敏美化起京城和荣宁二府,以及齐园来了。
贾玫就笑,哪里是京城的水土好,分明是她的灵泉好。
“你母亲怕不是念着京城的水土,而是念着在京城时候与亲戚朋友们相聚的松快日子呢。她跟你父亲两个孤身远在江南,哪怕那里有林家祖宅也有贾家祖宅,可终究跟那些个族人关系已经远了,她跟你父亲面对的,几乎都是陌生人,做的又是极为重要的事务,平日里怕是少有松快的时候。”贾玫如此感慨道。
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的时候林循已经完全懂事了,况且林如海听从了贾敏的话,等林循稍微大了,就不再对他过分隐瞒官场之事,林循又自己带着弟弟妹妹从江南走到了京城来,这一路上的见识也不少。
所以,听了贾玫的感慨,林循却笑道:“母亲或许经常怀念跟亲友相聚的时光,父亲却是个胸怀抱负的,他常说世人都道江南好,独有他,觉得京师才是能消磨人骨肉的繁华富贵之地。”
贾玫不置可否,只是说道:“依我看,前朝长安之地已经渐渐再次繁华,而南下南州、越州、泉州等地,也因为海商而焕发生机,这世上想必又要多几处繁华富贵消磨人一身骨肉的地方了。”
等到天气渐渐变暖,贾母干脆让荣国府几个女孩儿并宁国府惜春,一起上齐园陪着黛玉和林行读书。当然
第103章 齐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