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玫是个阴损的,当着康明帝的面儿要求上书弹劾参奏她私德有亏的朝臣公开道歉,“还请各位大人三日内写好道歉书,一份张贴在宫门口,一份张贴在衙门口,还要两份分别张贴在内外城门口。”
这事儿谁愿意啊,大家宁愿掏钱,然而贾玫不屑道:“我听说你们好些人明明坐拥百万家产,却非要去户部借国库的银子花用,若不是这些年国库还周转的来,没少了边关将士们的军饷和赈灾的钱粮,你们怕是要做了千古罪人了!
况且,除了国库和内库,谁家还有我有钱呢,我稀罕你们那些不知道从哪里搜刮而来的血汗钱?!”
这地图炮可开大了,就是贾代善都忍不住青了脸,当下便有文官拿荣宁二府从户部分别借了好几十万银子说事儿,贾代善跟贾敬心里齐齐一松,面上却都做出一副恨恨不平之色,朝康明帝表示回去就筹钱,七日内一定把钱都还回国库去。
康明帝温言推辞,让贾代善和贾敬不要如此冲动,户部有几人打了鸡血一般挤兑;贾代善和贾敬继续表忠心,康明帝再次推辞,户部官员继续挤兑;贾代善和贾敬着急了,拍胸脯表示欠债还钱乃是天经地义,康明帝还是推辞,文官们开始联合起来给贾代善和贾敬戴高帽子。
最终,康明帝“被逼无奈”,同意了贾代善和贾敬还钱的请求。
有人带头,跟荣宁二府走得近的勋贵权贵纷纷站出来对康明帝表忠心,康明帝在心里笑得牙花子都出来了,高兴地当庭免了这些人的利息,还从私库里大手笔地赏下了不少好东西,叫不少人心头一震。
荣宁二府说了要七天的时间,当然不可能真的等到第七天的时候才把欠银送去户部,毕竟这些年谁都知道荣宁二府跟着贾玫赚下了不少身家,真要拿乔的话,说不定宫里的康明帝都要有意见了。
所以,在第三天的时候,恰逢休沐,贾赦和贾敬两个便带着各自的儿子们大张旗鼓地赶着马车拉着银子往户部而去。
这一路上看热闹的人可多了,尤其是贾赦眼珠子一转,建议贾敬领头带着还钱的队伍多走一段。
贾赦振振有词:“这就跟晒嫁妆似的,既然陛下也有心拿咱们做个样子,咱们自然要好好儿的把事情给做绝了,叫人挑不出什么错来。”
贾敬在户部待惯了,若不是户部尚书突然走偏,说不得他还要多等几年才有可能主持一部,可眼下偏偏机会就这样来了。
贾珍是个浪荡子,哪怕从小被贾玫暗中重点照顾过了,这玩心也重,一听自家亲爹跟叔父要搞一点幺蛾子,他转身就从戏院里叫了舞龙舞狮的队伍来,一路上又唱又跳敲锣打鼓地就去了户部。
若不是贾敬跟贾赦两个脸皮够厚,差点镇不住这样别开生面的场面。
户部左侍郎乃是贾敬的顶头上司,日常笑呵呵的跟个弥勒佛似的,可谁要是真当他是个好性子的,那可真是瞎了眼了,毕竟人家也就比贾敬大了五六岁,可眼看着就要做到户部尚书了,这还能是什么简单人物?
这老头见送钱的来了,主动在大门口笑脸迎接不说,从头到尾那是一点架子不摆,主动跟贾敬贾赦打招呼,十分客气地把人请进去一边喝茶一边叫小吏们清点银两,还亲自去把荣宁二府的账务拿了
第123章 还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