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玫做好了阵法,又给清虚观的道士们做了出入的身份牌,采用的是滴血识人的法子,每个人的令牌就只能自己用,就算丢了被其他人捡到了也用不了。
至于访客,那都是拿临时的牌子,只能在前头三清殿以及周围活动,别的地方根本去不了。反正清虚观到了如今这地步,也没有哪位访客能留下来过夜,如此操作倒是方便了不少,至少叫道士们松快了不少。
又在清虚观坐镇两年,贾玫见道士们武艺进展不错,便动了离开清虚观出门游历的心思。荣国府贾母的孝期早就过了,贾赦到底也上了年纪,又因为张氏在金陵去了,自己便也有些心灰意冷,等到贾瑚、贾琏的孝期过后便也准备辞官。
贾玫见他是真的不想理会官场之事,再说这几年国朝并无战事,唯一一点冲突也多是在东南沿海,随着海贸的兴起,倭寇又有卷土重来的趋势,可贾家便是从前也只是针对陆地上的敌人,并无水战经验,于是南安郡王府又重新得到了重用。
此时那个原著中收了探春为干孙女送她去和亲的南安王府老太妃早已去世,南安郡王府新的当家王妃也是个聪明的,知道朝廷图谋的是他们家的水师练兵之法,干脆就叫儿子担了个总教头的名儿,直接把历代南安王的练兵用兵心得都献给了当今。
当今一高兴,便叫南安郡王的王爵再多承袭一代,也叫南安郡王府上下高兴万分。
这几十年了都天下承平并无内忧外患,武将们虽然有不少依旧想着杀敌立功晋升官阶和爵位,可到底这这样的封建社会里,一上来就敢通敌卖国之人当真比凤毛麟角还要稀少。哪怕是已经覆灭的西宁郡王府,那也是觉得自身安危受到了严重威胁,这才干脆铤而走险跟敌国勾连。
当然,如今国朝周边一众小国都再不敢带着军队挑衅,甚至连岁贡都诚心了许多,国朝每年这里有灾哪里有灾的多是靠着南海一众小国所产的粮食来赈灾,若不是朝廷压着,指不定国朝又要多出多少荒地呢,所以这粮食的价格哪怕是在大灾之年也十分稳定,最多上浮十之一二而已。
正因为如此,康明帝的谥号里有“圣”、“明”、“睿”等极好的字,永平帝那里就算抄了不少朝臣的家、诛了不少人家的九族,他依旧给自己选了个“仁”却无一人反对。
当然,这些事情跟贾玫已经没多大关系了,她已经收拾了行囊,顶着一个紫檀木挽起来的道髻一身上好的青衣道袍牵着一头用灵泉开启过灵识的“千里驴”,就要往西域而去。
贾玫只传了一封信给贾敏和自己的两个儿子算是道别就直接走了,清虚观在城外,只要她不入城镇就不用在意城门开启和关闭的时辰,怎么走还不是由着她来。
贾敏这一次反应很大,林如海几乎都没拉住一心想要驾车往清虚观而去的贾敏,还是林循和林行兄弟俩正好从外头回来撞见了贾敏,这才将她拉住。
贾敏几乎要哭出声来,一边挣扎着还要往外走一边对两个儿子解释道:“今儿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去
第182章 第一八二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