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御书房,鸡鸣寺[1/2页]

在下贾琬,表字重光 云先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当下这个人口买卖合法的时代,丫鬟做为主人的私有财产,她们被当成物品一样送来送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某人会将家里的丫鬟赠给亲友,也会让家里的丫鬟服侍留宿家中的客人,长辈们亦会送丫鬟给亲近的晚辈,以示恩重之意。
      她们的生死荣辱全都握在主人的手里,换句话说,她们的命不是她们自己的,而是她们的主人的,在主人看来,她们和阿猫阿狗没多少区别,高兴了就宠,就给个笑脸,不高兴了打死了也没什么关系,反正官府又不会管,更不会处罚。
      所以贾政送丫鬟给贾琬是在向他释放善意,告诉他“为叔很看重你”,就像贾琏之前说的那席话,提前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收一收他的心,将来说不定就会有用得着他的时候了,一个丫鬟而已,荣国府什么都缺,但唯独不缺丫鬟。
      贾母说的没错,在京城这个寸土寸金,贵人云集的地方,哪怕一间一进的小院子最少也得三五百两银子才能拿下,而且所处的位置还会很偏僻,这三五百两银子足够买很多丫鬟了,就拿贾琬上次在薛家碰到的那个可爱的小胖丫鬟来举例,如果她不是被拐子拐来的,也不是家生子,那么她必是薛家从牙行里买来的。
      她白白胖胖,还活蹦乱跳的,说明她的身心都很健康,这样的小丫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价格也会稍贵一点,大概在四两银子到八两银子之间,遇到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大灾之年,价格还会猛跌,一两银子一个,有时还买一送一。
      “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贾母老眼再次一瞪,那丫鬟自己也见过一次,纵观两府上下大大小小近两百个丫鬟中,怕都是没有一个比她长得还好的了,连琏二屋里的平儿都不行,听说女红还做得特别好,这你还不满足?我怎么就从来没有见过你为宝玉这般操心过?
      “老太太,好事成双,您要不还是再添一个吧,凑够两个,也算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一份心意,不然传出去不好听啊。”
      “行了行了,也不知道你怎么对那哥儿这么上心,这还没见到人呢,你就开始为他要东要西了,我告诉你啊,这件事到此为止,你以后别再因为他去打宝玉了,不然我跟你没完,他就算书读的再好,也不是你儿子,将来为官作宰也未必会记得你这个远房族叔的好处,里里外外你要分清楚,可千万别乱了远近,凤哥儿,你再从我院里拨一个小丫鬟给他吧。”
      这番话说的一点水平都没有,用一个不值钱的小丫鬟去换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呢,其实也可以理解,任谁看见心肝宝贝开心果因为别家的孩子被打到口吐白沫,屁股开花,心里应该都不会舒服。
      “老祖宗,那就把荣庆堂门口撩门帘子的小丫鬟送给琬哥儿吧,叫小...小...小什么来着?”王熙凤看了一眼心不在焉的探春。
      “小角儿。”
      探春回了一声,她并不关心送哪个丫鬟给贾琬,她的注意力全都被贾琬的字给吸引住了,名门望族的闺阁小姐们大多都有一技之长,或是擅抚琴、或是擅下棋、或是擅绘画、或是擅书写,探春属于最后者,她写得一手美观大方的赵体。
      目今士林中共流通着十余种字体,个有个的妙处,其中要数赵体的用户最多,缘由无它,只因它的开山鼻祖乃是本朝的第二位皇帝,而“赵”姓是大晋的皇姓,这一字体自然也就被世人称为“赵体”了。
      当看到贾琬的亲笔书信,“字如其人”这四个字便浮现在了她的心头,能把字写的这么好看,想必他一定是一个不错的人,另外自己从未曾见过他所用的字体,粗中有细、动中有静、柔中有刚,谈不上多惊艳,但却也是别有一番韵味,难不成是他自创的?那可就太厉害了,小小年纪便能独树一帜,开宗立派,那他将来在书法一道上的造诣得高到何等程度啊。
      她四下里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自己,便鬼使神差的做了一个颇为大胆的举措,她将书信对折两次后塞进了袖兜里,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着去看望贾宝玉的大部队离开了梦坡斋。
      打完贾宝玉,贾政的心情舒畅了许多,本想着趁兴再把猫厌狗憎,吊儿郎当的小儿子叫进来训斥一顿,来个梅开二度,但想到他最近倒还算本分,没有犯过错,自己怕是师出无名,贾政只得不了了之,继续心无旁骛的与清客们兴致勃勃的谈论贾琬所著的那首《丑奴儿。》
      ......
      皇宫,御书房。
      批阅完今天的最后一份奏折,元嘉帝将御笔搁在山字形绿玉笔架上,喝了一口参茶,站起身活动活动酸痛僵硬的脖子,随口问道:“最近都中可有什么新闻?”
      戴权躬身答道:“回万岁爷的话,都中近来没有什么像样的新闻,应天倒是出了一件有趣的事,和周敦儒周尚书有关。”
      元嘉帝来了兴趣,示意戴权快快说来,戴权道:“八月十七日,周敦儒在户部尚书府设宴,庆祝他六十岁寿辰,期间有十六岁的秀才现场写了一首词。”
      说着,戴权将《丑奴儿》一字不差的背了一遍,元嘉帝微微有些不悦,冷哼一声道:“这人倒是会揣摩周敦儒的心思,仅用四十四个字就将他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全写出来了,可谓才子,呵呵,但是朕不喜这种卖弄笔墨的人,不过朕倒是想看看他有本事写此词,有没有本事站在保和殿里接住朕的考问。”
      保和殿是专门用来举办殿试的宫殿,能跨进去就意味着与进士之身近在咫尺了,县、府、院、乡、会五级考试都会筛掉成绩不合格的考生,但殿试不会,它纯粹就是用来排三鼎甲、二甲、三甲座次的,除非你在皇帝面前做了一些有辱斯文的事,比如放了一个响亮的臭屁,惹得皇帝龙颜大怒,才可能会被取消考试资格。
      要是元嘉帝说到“但是朕不喜这种卖弄笔墨的人”便戛然而止,没有最后面那两句了,那贾琬十有八九就得完蛋了,触了皇帝的霉头,他还想参加入仕?想什么美事呢,这句话要是传出去了,金陵省提学院的提学官敢让皇帝不喜的人通过乡试吗?他大概率会在乡试中落榜,而且很有可能会一直落下去,直到死都中不了举。
      同理,元嘉帝的这段话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给贾琬贴了一张护身符,皇帝都想在保和殿中亲自考校他的学问,乡试和殿试的主考官敢不让元嘉帝如愿以偿吗?
      “万岁爷,这首词在京城士林中都快传疯了,大部分人都说这首词写得极好,足矣传唱千古,但也有人说以作者的年纪根本就不可能写出这种与他境况不相符,老气横秋的词,明显是拾人牙慧的。”
      “无稽之谈,他就不能是有感而发?非要有亲身经历才能写?诗词的界限何时如此的泾渭分明了?周敦儒的亲身经历就摆在那儿,他借用一下又有何不可?”
      元嘉帝正欲抨击几句那群酸生腐儒时,一个老太监慌里慌张,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呼道:“万岁爷,大事不好了!皇觉寺刚刚传来消息,说五皇子自缢了!”
   

第十八章 御书房,鸡鸣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