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英搂着何昭君,轻轻的拍着她的背部:“莫哭,莫急,相信我,你定可以得偿所愿。”
何昭君带着哭腔:“姐姐,昭君无事,只是……对不起姐姐,你今日定然喜悦,昭君却让姐姐难受了”
元英拿出帕子递给了何昭君:“我知,所以我并未怪你,阿靖那里需要从长计议,你愿意相信我吗?”
何昭君点点头:“我自然是相信姐姐的,本就是昭君厚颜,姐姐却从未怪罪,反而多番安慰昭君,昭君情何以堪。”
元英没有再言语,只是拥抱着她,抚摸着她的头发,有时候言语无力只能用行动表达。
崇文殿中,文帝兴致高昂的对着百官说道:“众卿可还有事要奏,若无他事,那朕有一事要宣布,自今日起,将冷靖与凌不疑划出五校之列,原屯骑营和越骑营随二人另组,屯骑营和越骑营重建。”
深呼一口气,文帝继续道:“大夏另立新军两支,一为护国军,凌不疑全权负责,赐黑龙旗。原越骑营所属入护国军,再立新军佑国军,由冷靖全权负责,原屯骑营所属入佑国军,赐白龙旗,护国军与佑国军中层将领由朕统筹,基层将领冷靖与凌不疑自行安排,朕要此二军护佑大夏,凡有叛逆乱国,外邦侵犯,朕要他们有来无回,你二人明否。众卿可有异议”
众臣心惊,立新军,军权基本自治,这是什么样的权利,又是怎样的信任,才能让文帝做出这种亘古未有的决定。
若是换了旁人,众臣定然拼死一谏,纵然不能让文帝回转心意,也能博一个青史留名。
但是为何偏偏是这二人,这二人都是铁颈铜头的,若是拼死一谏,谏不谏的尚不知道,青史留名或是奢望,民间可能留下只言片语的野史,再能留下半条命就算是得了天眷了。
见百官并无反应,文帝哈哈大笑:“竟如此,冠军侯,永平侯还不谢恩,莫非要抗命不成”
冷靖,凌不疑向前一步,单膝跪地道:“臣领命,谢陛下恩典,臣定不负陛下信任,凡敢犯大夏者,虽远必诛。”
朝会散去,百官三三两两的走出大殿,讨论着方才朝堂上的事情,而冷靖与凌不疑不可避免的成为焦点人物。
曹常侍快步从后面追来:“冠军侯,永平侯慢走,陛下有请”
冷靖与凌不疑停下脚步对着曹常侍道了一声辛苦,随着曹常侍入了后宫,文帝手拿饵盒投喂着池中的鱼儿,看到曹常侍领着二人走来,伸手将饵盒递给了旁边的侍者。
对着二人招手道:“无求,不疑过来这边坐”,有宫女送上茶饮点心,挥挥手,除了曹常侍,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几人坐下,曹常侍侍立在一旁。文帝咬了一口点心,又嫌弃的丢下:“不疑,无求今日立新军之事,朕思索良久,才做出这个决定,虽未与你二人打过招呼但朕相信你们可以为大夏,为朕,练好护佑二军。”此刻的文帝面带促狭之色,满满都是中年男人的恶趣味,仿佛在说你们没想到吧,你们一定没想到。
第31章 相似的两个人,不同的两条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