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钱家屋子里,抄出来两千多两银子,粮食绸缎首饰也不少。
      周飒算了下,一个月二百文,一年就是二两四钱银子。
      十年一个人就是二十四两。
      十七个人里,有七个娃,三个小娃还不到十岁,周飒想了想,十岁以上的发十两,十岁以下的发五两好了。
      她把钱箱子往堂屋一搁,让人挨个上来领银子。
      “别怕,一家一家来,大人二十四两,小孩五两到十两,算补工钱,多的就算我给你们的赏赐。上来报人数,我数银子给你们。”
      除跟着赵北辰去县衙的三个之外,还有十四个人。
      站在院子里,你看我我看你,不敢进屋。
      实在不敢相信,给他们发银子?一人二十四两?
      没听错吧?……这新东家长得这么好看,仙女一般,是菩萨下凡吧。
      曹大嫂拉着两个儿子,先跪下来磕头,高声喊:
      “多谢东家,东家大仁大义,东家长命百岁。”
      其他人也跟着跪下来磕头,口中高呼不止。
      周飒连连摆手,真受不了这些人动不动跪下磕头。
      “赶紧领银子,领了银子去建房子,我看你们都住草棚子,哪能遮风避雨?一到冬天受冻就生病吧?”
      “都建青砖瓦房住,住好睡好吃好,才不生病,不生病才能好好给东家干活。”
      众人哎哎地应着,曹大嫂先上前来,她家五口人,领了六十四两银子。
      曹大嫂都乐傻了,衣襟兜着一堆银子,又哭又笑。
      领着曹淑华和她两个儿子,不知如何是好。
      另一家闺女被卖去青楼的也赶紧进屋。
      他家夫妻俩,还有个二十多岁的儿子,没说媳妇呢。
      三人一共七十二两,周飒问明白是他家闺女被卖了,又多给了十两。
      第三家五口人,老娘快五十岁了,夫妻俩带两个娃。
      周飒给了八十七两。问明白这家老爹是三年前病死的,又补了十两。
      第四家四口人,两个娃都不到十岁,给了五十八两。
      这家老爹老娘都是五年前病死的,给补了二十两。
      想了想,又问众人:“还有谁家老人是这十年里去世的?报上来,都能补银子。”
      曹大嫂上前,期期艾艾地说:
      “我公公婆婆去得早,七年前就没了……还有段家大哥大嫂被官府打死后,他爹娘也气得一病不起,没几个月先后就去世了。”
      周飒点头,这样说来,段家是五条人命啊!
      她给曹大嫂又补了二十两银子。
      至于段大郎……等他从县衙回来,给他补一百五十两吧。
      反正都是从钱二贵贪的这两千多两银子里面出,周飒一点不心疼。
      她也知道,这几家人给的有多有少,算不上绝对的公平,实在懒得细算。
      众人只顾着欢喜呢,五家人骤然得了好几十两银子,做梦一般,哪里会计较,公不公平?
      段家六口人,如今只剩他孤身一个,多得几十两,没人说嘴。
      众人围在院子里,傻乎乎的,不知道接下来要干嘛。
  &n

第114章 .发银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