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县的脐橙顺利销出去了,直播间也因为《我们的一天》有了人气,负责直播的小姐姐能力不错,留下了大多数观众。
村里的大家刚拿到分红,一般每年分红的时候村里都会全村一起庆祝,今年因为脐橙滞销的缘故,分红时间比往年晚了许多,还有不到一个月就要跨年,跨年时村里也会举办三天的跨年的活动,村民们和村长又知道节目组会在跨年前结束录制,索性将跨年的活动提前,分红庆祝和跨年合在一起搞,还能邀请节目组的众人一起参加。
高彦东收到邀请后,想着这半个月大家都辛苦了,嘉宾们一起参加村里的活动又不需要多少人,大手一挥,节目组全部人都去。
除了跟拍的摄像师要跟着嘉宾们到晚上十点,保证有充足的素材给到后期剪辑,其他人直接放半天假,一起去村里跨年。
林梦清等人再次进村时,村里已经焕然一新,每条道路都挂满了红色小灯笼,灯线缠绕其中,照映得站在下方得人都红彤彤的。
道路两边还用帐篷搭了一排摊位,家家户户都露出拿手绝活,写春联、炸丸子、彩绘石膏娃娃,吃的玩的应有尽有。
孩子们提前换上新衣裳,玩闹的从摊位底下钻过,整个村子都是他们嬉笑的声音。
“很久没见过那么浓厚的年味了。”齐成琨叹道,现在城里的跨年都是到市中心的广场看灯光秀或者大屏倒计时,人虽多,但相比小时候的跨年总是少了些什么。
他现在更好奇,元旦就搞那么隆重,春节时这里的人是怎么过的,会不会更热闹。
真想来看看。
因为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村里有好几条路,最终都通向村中心的广场,那里是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会在广场搭建戏台,请村里的老艺人来唱戏表演。
几人约好各逛各的,最后在戏台那集合,十点后实在找不到人就先回院子里,最晚十二点回去,到时候有人不回来就发动全部人出来找。
林梦清选了一条挂满春联的路,除了印刷春联,还有一些老人会现场手写春联,一张桌子一块砚台,还有一只大毛笔,就足以让众人围上去。
有些是真的要买手写春联回去,有些是单纯的看热闹,林梦清也不跟人挤,就在外围看着。
自己在翠湖的那个别墅从不贴春联,只有父母家会遵循习俗每年春节买春联回来贴,有时她妈还会唠叨没有小时候过年时看人家手写的好,林梦清心中一动,要不在这买吧,顺便也贴一下自己家。
这样想着,林梦清找了个空隙挤到前面,拿手机找了几幅喜欢对联给老板,拜托他写下来。
摄影师扛着摄像机挤不进去,只能尽力踮起脚尖,高举摄像机,希望能俯拍到林梦清的身影。
等林梦清拿着春联出来,摄影师已经是满脸通红,汗流浃背,拿着摄像机的双手微微颤抖。
林梦清看对方随时要倒的样子,以为他出了什么事:“怎么了?”
摄影师不说话,哀怨的看着林梦清。
不一会儿在附近逛街的另一个工作人员收到消息赶来接过摄像机,摄影师才力竭般坐到地上,无力的挥挥手,示意让他们先走。
林梦清一头雾水,不过很快她就被各式各样的摊位迷了眼,将刚刚的事情忘记了。
有一个摊位全家出动,只做一样东西——花生糖。
作为主要劳动力的老板将油倒入锅里,待油热时放上糖并不断翻炒,等到糖全部融化,将花生米倒进锅内与糖融合,炒好花生糖后趁热倒入方正的盆内。十几斤重的大锅被老板抬起,围在周围的孩子们都惊讶的呼出声,老板娘怕烫到孩子,指挥着让他们站远些,自己用铲子将花生糖压平压紧,再将花生糖倒扣在干净的面板,冷却后用刀切成小块,一直等在一旁的老人就用糯米纸包好,分给等在一边的孩子们。
有的小孩贪心想要多些,又怕拿着糯米纸融化,跑回家里面拿了个碗来,老人也不生气,乐呵呵的抓一把放进碗里问:“够吗,不够还有。”
还没等小孩笑出声,赶来的家长一巴掌打在屁股上,跟老人道歉后拖着哇哇大哭的孩子回了家。
后面的老人还担忧的喊:“别打孩子啊,喜庆的日子哩。”
“知道啦~”走远的家长喊着。
老人收回视线,继续给剩下的小孩发糖,等孩子们拿着糖跑开,这才注意到站着的林梦清,老人眼神不太好,以为是村里人,又实在想不起是哪家的,又笑呵呵的给林梦清塞糖:“你是哪家的啊,尝尝阿婆家的花生糖。”
又看到林梦清后面跟着个摄
第33章 庆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