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迁都之议[1/2页]

白痴皇帝更疯狂 黑白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陆秀夫、叶李等人大吃一惊。
      赵官家还有这种想法,定都建康也就说明了赵官家的进取之心,但这是好事。
      想当年高总皇帝赵构就是太害怕了,最后才决定定都临安。而建康也是南宋的“行在”。
      当然,赵官家这种想法肯定是让有志之士眼前一亮的。
      大宋就缺一个跟人家硬刚的主。
      岳飞也是个历史的遗憾,无不让人叹息,赵构大哥就是怂。
      叶李拱手说道:“官家,您有如此雄心,臣佩服至极,您到哪臣就追随到哪!迁都建康,这一定可以大大重振大宋军心民心,臣以为迁都一事可以谋划!”
      陆秀夫说道:“官家,臣以为迁都不管是从军事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迁都或可为之!不过也不能操之过急,眼下战事不定,等战事缓和了,再行迁都之事不迟。”
      吕文焕说道:“官家,重心转移,定然是官家您坚定的抗敌决心,大宋上上下下一定都看在眼里。建康有险可守,而且江北各城固若金汤,臣觉得迁都建康是明智之举!”
      “众卿都说得非常有道理,你们能与朕想到一块,朕心甚慰啊!正如你们说的,前线战事吃紧,迁都也定然要兴师动众,国力不堪重负!”
      “所以朕想,先由叶卿开始筹划迁都一事,待时机成熟,朕一定毅然决然的举北迁之事!你们以为如何啊!?”
      “陛下圣明!!”
      迁都建康的意思,说白了也是军事防御能力注到两淮。而淮河就是建康的第一道防线。
      这样,或许就能跟元军硬刚上。只要两淮、襄阳、鄂州、四川不丢,那下游的建康就是安全的。
      见大臣们站在自己一边,赵官家呵呵说道:“那这事就先这么定了!叶卿,迁都的筹划就交给你了。”
      叶李则欣然应道:“臣遵旨!”
      李恩平突然开口说道:“官家,小的听说陈宜中带着家眷向广南而去了!”
      嘿,好小子,跑的这么快。赵官家不禁又想起历史上的陈宜中。
      如果他听到成都已经光复的消息会作何感想?
      真是不怕被贻笑四方的主。爱去哪就去哪吧,反正赵官家就要这的结果。
      赵官家无奈一笑:“哦!那

第134章 迁都之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