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坳风风火火灭蝗忙,王县令亲眼见识过到了鸭子大军的厉害,也雷厉风行的去没遭灾的村子、甚至是隔壁的县、郡、州调鸭子过来,帮助灭蝗。
一时间清河县乃至周边的鸭子“洛阳纸贵”,白天能放鸭就放鸭,不能放鸭的地方就用艾蒿烟和樟木烟熏,晚上生火挖沟,人工捕杀。
官民一心抗蝗灾,损失倒也还在大家所能接受的范围内。
相比于清河县的上下一条心为生存而忙碌,京城里收到沐晓夏那两份大礼的人,已经鸡飞狗跳乱成了一团麻。
苏家一家三口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看到京城的城门时,顿时热泪盈眶。
终于到了!
他们这一路可是遭了大罪。
苏沐的腿彻底废了,从苏家坳到京城,全靠苏桂花用板车拉。
再加上苏家的余银被沐晓夏抠走了二十两,苏沐的腿三番两次受伤又是一大笔开销,苏桂花哪怕卖田又卖地,也回不了这个血。
手头不宽裕的苏桂花,放弃了更安全更便捷也更贵的水路,咬着牙走陆路。
然后,他们被一伙贼人给盯上了。
那伙贼人也算是有点良心,只抢了他们的行李包袱和银钱,没有连板车一起抢,不然苏沐该爬着上京了。
一连十来天,身无分文,连换洗衣服都被抢的一家三口,全靠苏桂花拉下脸乞讨一路才能活下来。
好不容易到了京城门口,一家三口又被城门口的守卫拦下了。
一名守卫喝斥,“去去去,天子脚下,要饭的不能进去。”
十几天的乞讨生涯,苏桂花也学会了放低姿态,她低头哈腰谄媚道:“官爷,我们是上京寻亲的,不是要饭的。”
那守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又嫌弃道:“有路引吗?”
“有,有,有!”苏桂花连忙递上三人的路引。
她也是在大户人家当过大丫鬟的人,深知出门在外路引的重要性,所以一直贴身放着。
不然被那伙贼人抢了去,他们连城门都进不了。
守卫接过路引看了看,又将目光移向一身破破烂烂,满脸脏污,还浑身酸臭的一家三口身上,告诫道:“京城重地,要是寻亲还好说,要是想混进城里要饭,我劝你们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来得及。”
“这里的达官贵人如过江之鲫,任何一个人都不是你们这些要饭的能得罪得起的,现在哪来的回哪里去,没准儿还能保住一条小命。”
守卫能如此说,一是职责所在,另一个也是真的为他们好,年景不好,很多地方都遭了灾,流民也多了。
他们都有同一想法,去天子脚下乞讨,哪怕那些贵人能手指头缝里漏出一点,也能够他们活命了。
因而,近段时间想方设法混进城的流民增多,相应的流民冲闯了贵人,被打死打残的也与日俱增。
守卫的好心并没有好报,苏晓冬早就被他这一口一个要饭的惹红了眼。
他才不是乞丐,更不是来讨饭的,他才受不了这份委屈。
想他堂堂一个童生,被沐晓夏那个白眼儿狼设计惹得县太爷不
第66章 受不了这委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