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的评论中看到了一些鬼子平民的言论,这里稍稍说一说我查到的当时数据,以及一些当时在鬼子报纸上大登的事情。
从31年开始吧。
第一个,昭和烈女。
故事就很简单了,31年冬天,一个鬼子中尉在东北事件后,回到鬼子老家结婚。
这刚从战场上回去,又是新婚,这小鬼子就不想再去打仗了。
可以说,在这一个时间点上,这个小鬼子它是已经不想再上战场了的。
然后它新婚的妻子,自杀了。
并且还留了一份遗书,让小鬼子继续到神州来侵略。
受到这事情的打击后,这个小鬼子再次踏上了神州大地。
在32年的时候,本来它们的部队已经完成了战事,也回去的。
但是它不回去,在32年9月的时候。
这个鬼子指挥了制造了平顶山一案,神州三千余百姓遇难,其中三分之二是妇女和儿童。
这女的叫井上千代子,这鬼子叫井上清一。
另外,井上清一是大阪第四师团三十七联队的。
这件事情当时在鬼子国内是掀起了轩然大波,整个鬼子国内的妇女争相模仿,甚至鬼子天蝗的蝗后还参加了井上千代子的葬礼,可以说是给予极大的肯定。
同时这件事情的影响很大很大,咱们一会再说。
第二个,东史郎事件。
这是一个参加过金陵屠杀的鬼子,或许后面有了点人性吧,公布了当年的战时日记。
这日记的网上一搜,是能够看到全文的,不过看了两章实在看不下去了。
但这书一开头提到的一点很重要。
这东史郎的母亲在东史郎即将去往神州进行侵略战争之时。
它母亲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次千金难买的出征。你高高兴兴地去吧!如果不幸被神州兵抓住的话,你就剖腹自杀!因为我有三个儿子,死你一个没关系。
说完后,还给了东史郎一把刻着字的匕首,给他切腹用的。
可以说,当时鬼子国内,不论男女,不论老幼,对于侵略一事是很支持的
注意这个“他”字,写鬼子的时候,我很少用这个“他”的,除非是失误,不然一般都是以“它”代表。
但东史郎的话,姑且就用了吧,这人不太好评价,若是按它前半生来算,它字绝对是正确的。
可后半生的话,也
第219章 一些数据(纯吐槽,可跳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