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延安到太原,大约450公里左右的路程。
      现在刘文和特战队,在路上走着也不再担心遇袭什么的了。
      狗班长它们也都回到了马车里,十多只这么大块头军犬。
      这边的老百姓可没怎么见过,回头在吓着人就不好了。
      为了赶行程刘文带着特战队,基本是一路狂奔。
      速度一天基本都在90到100公里左右,晚上也不在进城就在野外宿营。
      中间靠近城市的时候,也有地方的同志或驻军来慰问过。
      但刘文都以任务在身为由,谢绝了进城休息的想法。
      不到一周的时间就到了太原,这次刘文只带了七八个人进城补充物资。
      太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
      “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
      说起山西,就不能不说阎百川!
      但抛开国家政治来说,阎老西对山西人民是有卓越贡献的。
      就连当年老m的“时代周刊”上,都夸赞过他。
      1930年5月,阎百川出现在老m《时代》周刊的封面上。
      《时代》周刊称他是一位“和平军阀”。
      文章夸赞说,“这位长满胸毛的、操着浑厚嗓音的阎将军,为山西带来了繁荣!”
      “在中国,山西人最为富裕。他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
      “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业、军队、警察、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
      要是说他抠,他“阎老西”的名头也的确有点亏!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阎老西实行了四年义务教育制,完全不收学费。
      阎老西的义务教育并非做样子,不仅仅城市中的孩子。
      乡村也建学校,要求适龄儿童上学。
      还建设了包括太原兵工厂,在内的工业基地。
      使山西从无到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也因此阎老西的晋绥军,成为少数能够从子弹到大炮,都能够自给自足的军队。
      山西地区山多平原少。
      虽然易守难攻,易于割据。
      但是交通困难,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也因此阎老西,积极在山西修筑交通道路。
      著名的窄轨铁路——同蒲铁路就是阎老西修建的。
      他在农村地区推行“六政三事”
      六政是:水利、种树、蚕桑、禁烟、剪发、天足;
      三事是:种棉、造林、牲畜;
      上世纪30年代,就是因为阎老西舍得下本钱。
      在山西大搞经济建设,修建铁路。
      还创建了包括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面粉、火柴、造纸、印刷等在内的西北实业公司。
      整顿山西银行,发行钞票。
      当时山西经济繁荣,物价稳定。
      总资产达到二亿银元,其经济实力在全国也是遥遥领先。
      对于他个人问题,别的方面上暂且不说。
      但对于山西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来说他是功大于过!
      他就曾谈到过,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反对左可以,自己不当站在右边!”
      “反对右可以,自己不当站在左边!”
      “站在左边反对右,站在右边反对左,不是消敌是树敌”。
      特战队在太原休整了一天,就向下一个目的地石家庄出发。
      提起石家庄刘文的心里,那是五味杂陈!
      前世自己当兵就在石家庄,军部在市里,旅部在鹿泉。
      可后来调防山西,接着在17年直接给整编没了。
      前世当自己知道这件事后,气的牙痒痒!
      这支英雄部队,前身是原八l军胶东军区地方部队。
      47年3月编为华野第9纵队,许大将军任司令员,林h任政委。
      各师旅分别改为,第25、第26和第27师。
      该纵队成立后,转战于山东及整个华东战场,成为华野的主力部队之一。
      47年5月打的孟良崮,48年9月打的济南。<

第335章 征程结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