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徐慧真和陈雪茹,两人各有千秋,萝卜青菜就看个人喜好了。
      到了分局之后,廖玉成这家伙就是个软蛋。
      被郑朝阳吓唬了两句,就全撂了。
      他根本就算不上什么敌特,而是被真正敌特收买的一个傻子炮灰。
      利用绸缎庄的仓房小院作掩护,给真正的敌特提供地点。
      真正的敌特是一个,曾经来过绸缎庄的客人。
      和他聊过几次后,他就被人家收买了。
      这次是准备给人家,将电台送到指定的地点去。
      还没出门,就被抓了。
      听到这刘文和郑朝阳马上问道,送东西的地点。
      就在永定河边的石卢灌渠,刘文和郑朝阳听了马上出动。
      还好他们今天动作够快,廖玉成骑车往哪去也需要时间。
      这边大家全副武装出动,刘文还专门打电话到管委会。
      又调过来一个排的兵力,这地方现在人烟稀少,绿树成林。
      这地形如果单靠分局的人,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大队人马出动,分局这边出动了一大一小两辆车。
      快到石景山的时候,和刘文的特战排战士会合。
      民国初期,天灾人祸导致民不聊生。
      由于当时无电力,农业全部是手工劳作,靠天吃饭。
      北平西部守着永定河水,却无水用。
      引永定河之水,灌溉京西千亩良田,成为人们的奢望。
      大家用华北赈灾余款成立“华洋义赈会”。
      兴建了石卢灌渠,用以灌溉京西千亩良田。
      石卢灌渠位于永定河左岸“石景山”脚下,借北高东南低的地势。
      引水自流到卢沟桥,也因此取名为石卢灌渠。
      当时已建成干渠4.6公里,支渠16.8公里,灌溉面积约56平方公里。
      石卢灌渠使“石景山”以南、卢沟桥以北的广大耕地受益。
      有效抗击了1928年至1930年的华北大旱,惠及北平的广大民众。
      部队到这附近,刘文和郑朝阳商量。
      现在就将所有人散开,成扇形搜索前进。
      人多估计也早已经惊动敌特,现在就看谁的动作快了。
      唉!可惜忘了把狗班长给带过来了。
      虽然有预警系统,怕惊动了敌特,人家跳进永定河。
      那大家只能望河兴叹了,要是狗班长在配合系统。
      让狗班长先摸过去,上去就给他一口,那就直接搞定了。
      此时刘文通过系统,发现两个红点,正从石卢灌渠向南逃窜。
      马上就突破搜索队伍,这时刘文就对郑朝阳说道:“这么大的动静,估计已经打草惊蛇了。”
      郑朝阳点点头,刘文又说道:“这片地形复杂,如果是你,你会向那个方向逃。”
      听到刘文这样问自己,郑朝阳想了一下回道:“要是我就往南跑,北边人烟稀少。反而不利于隐藏。”
      刘文点头也回道:“我也是这样想的,南边人就多了,随便找户人家躲起来,就不好找了。”
      话刚说完,刘文和郑朝阳互相看了一眼,
      郑朝阳爆了一句粗口,说道:“卧槽!”
      俩人就一起往南边跑,边跑刘文用步话机询问道:“南边是谁在搜索?”
      这时步话机里传来声音,说道:“报告营长,是地方的民警同志!”
      刘文暗道一声不好,话音刚落。
      南边就传来两声枪响!
      “砰砰...”
      刘文看了一眼系统预警,马上在步话机里大喊道:“全体人员,向南边加速追击!”
      这时几辆车也开了过来,刘文和小张一起窜上了一辆小吉普。
      向着南边追去,刘文坐在车上看着系统预警。
      这时两个红点,已经快跑到了北惠济庙附近。
      刘文很好奇这俩人,怎么跑那么快。
      到了北惠济庙这,发现了路边丢弃的自行车。
      此时两个红点都在北惠济庙里,刘文这时也放下了心。
      只要这两个人停下脚步,那就跑不掉了。
      这两人真要是想办法,向西渡河而逃。
      刘文还真没啥好办法,开车绕过去黄花菜也凉了。

第357章 初见陈雪茹[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