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承包的手续不正规,也没有竞标啥的,就是双方私底下先接触,谈好条件之后就可以了。
常为春之所以来找白苗苗,还是受到了腊梅厂的委托,因为厂长不好意思亲自来。
白苗苗大概问了一下条件,听对方说,要是她承包工厂的话,必须留用厂里的全部工人,还要保障退休工人的生活,就直接给回绝了。
“一年八百万的承包费用,还要养这么多人,这跟现在有什么区别?你们都玩不转这个工厂,到了我手里难道就能赚钱?”
常为春也知不可能,“白厂长你别生气,我是受人之托。”
“我不生气,你就说我承包不了。”
常为春硬着头皮,又跑了一趟腊梅厂,把白苗苗说的原话给带了回去,“不是我说你们,这条件也太苛刻了,搁谁也不可能承包。”
“唉,要是承包不了,那只有破产清算,到了那个时候工厂就全完了。你说说,这些老伙计该怎么办?”厂长唉声叹气,整个人都不太好。
市场竞争异常残酷,优胜劣汰,像腊梅电视机厂这种经营方式,被淘汰只是时间的问题。
常为春也没有办法,他只是个普通人,带领自己的小家致富还可以,可没本事挽救这么个大厂。
腊梅电视机厂的厂长思前想后,要想引进新的资金,就得先优化内部结构,这样一来,势必有一部分工人要下岗,可是让谁下岗呢?
这位老厂长,并不是空降过来的厂长,他是腊梅厂土生土长的干部。
年轻一点的中坚力量都曾经是他的同事,老一点儿的退休工人还给他当过师傅,对他来说,让谁下岗都不合适。
作出决定异常艰难,在此期间,谁也不碰腊梅厂这个烂摊子。
为了避免破产清算的命运,老厂长最终忍痛做出了决定,一线工人只留60%,二线三线能砍则砍。
至于理发室,卫生所,澡堂,食堂等等服务机构,则全部砍掉。
裁员的名单出来之后,老厂长家的玻璃都被人给砸了。
精简裁员之后,老厂长觉得,腊梅厂这次肯定符合要求了,就让常为春再去找白苗苗。
结果白苗苗还是回绝了,腊梅厂的问题并不仅仅是人员冗杂的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
一直在旁边观望的葛东城趁机跳了出来,急不可耐地承包了腊梅厂。
他在接手腊梅厂之前,把承包费砍到了每年五百万,而且又裁掉了一部分工人,准备精装上阵。
作为一个国营老厂,腊梅厂有六条流水线,但这六条流水线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老化。
按理说,葛东城应该更换两条新的流水线,来开发新的机型。
然而他没有换,一方面是手中没有太多的资金了。
另一方面他觉得,十全电视机厂就是主打中低端机型才起家的,白苗苗能做成功的事,他为什么做不成功?
接手后没多久,腊梅电视机厂就又开始生产了。
通过一系列整顿之后,腊梅电视的成本价降下来了,主打机型14寸彩电,出厂价低到了六百块钱。
葛东城很高兴,他认为,有这样物美价廉的机型,一定能够抢占市
第167章 做大做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