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世纪的时代开始后,前人用以庇护后世的城墙发挥着难以想象的作用,隔绝了大半从崩坏中诞生的怪物,保护着人类,让人类得以休养生息。
前人先辈曾经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换来了这个世纪的安稳,人们逐渐从亲身经历恐惧与绝望变得麻木而贪图享乐,时刻映射着安逸带来遗忘的快感。
历史上寥寥数笔带过的悲剧不再让人感同身受,除去当初幸存下来的群体与传承下来的意志外,人类似乎已经习惯了崩坏?
人类不是不知道崩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不懂暴风雨前会有暂留的平静。
可祖辈们留下的福泽使麻木不仁的卑贱者高高抬起了自以为是的头颅,过去的屈辱反而成为了津津乐道用以讨好他人的玩笑。
人们甚至遗忘了曾经的荣誉,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样血与泪的经验。
即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表现自己的愚昧无知,甚至以为这样的自己才配得上未来…
这是多么的可笑!
但,世间总有清醒的人,也总有铭记那段悲凉过去的书籍,历史永远不会被遗忘,文明也不会放弃扑向希望的任何方式。
即便现实有多么可悲,无论这段故事充满多少辛酸,世界总会簇拥着产生新的英雄。
希望渺茫但满是渴望…
未来垂危却充满动力…
仿佛追逐火种的飞蛾…好似追逐繁星的孩子…
羸弱却充满可能。
人类从未掩饰过自己的欲望,在他们生存的历史中全然绽放了生命的活力。
人类被感情支配,又因为理智而丰富。
在如今看来,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人类渴求进步的总路程是不会改变的,但对于文明的发展始终会发生新的冲突。
追逐烈火的飞蛾穷其一生都无法获得答案,在他们触碰希望的时候,也就是飞蛾的生命被终结的时候。
面对着现在麻木不仁的社会,唯有新的毁灭才会带来新生。
面对崩坏,人类别无选择。与其等待文明被其终结,不如主动出击去博得一线生机。
曾经有位智者提出过“鸟为什么会飞”这样的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说,鸟本来就会飞,这是它生来就有的能力。而浪漫主义者说,因为鸟想要触及天空,去追寻它渴求的未来,所以它才会有那对翅膀,才能翱翔于天空。
但,体会过绝望的悲观主义者却和这两种答案截然相反。他们认为因为鸟必须会飞,在那终焉的陨石降临白垩纪时,也只有会飞的鸟儿才能得以幸存,才有可能脱离危难…
无论是什么答案,真正能明白其中道理的人群都无法做出改变。
仿佛一切本就是弱肉强食天注定的规律。
碍于时代的限制,鸟飞翔的本质无非是适应环境。就像有人安于现状,有人却竭力拼搏未来。
&n
第72章 英桀逐火之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