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弥寺出世弟子不再是普通僧袍打扮,而是青色僧袍外披金边玄色薄布袈裟。
大集山山脚‘净字石碑旁,尹瑞问道,“贞庚师兄,咱们一行人如何走法?”
贞庚辈分不大,但看起来年纪却不小,为人很是沉稳,说道,“我们便直奔玄妙山下的安州城,在那里稍作休整,便进山。”
众人点头,于是剑阁的元皓四人祭出灵剑施展御剑诀,而法弥寺众人则是解下薄布袈裟施展轻斋诀。
轻斋诀一施展,薄布袈裟如蒲垫般飘在法弥寺身下,众僧纷纷御空而上。
而当青竹摘下玉钗,为元皓施展和光诀,然后被元皓拉上灵剑,法弥寺众人错愕不已,心想原来那药王谷的女弟子修为还不能独自赶路,竟也被允许出世行走,着实少见。
众人疾行一日,总算在天刚黑时赶到了安州城。
玄妙山位于南北交界处,安州城背靠玄妙山,是南方最北端的大城,亦是北方最南端的大城。
众人来到城门,贞庚说道,“行了一天路,天已黑了,我们今晚便在这安州城住一夜,明日再上山。”
然后转头对尹瑞说道,“尹师弟,我寺弟子在寺斋铺子过夜,你们不如与我们同去罢。”
尹瑞笑着抱礼道,“谢贞庚师兄美意,我剑阁弟子恰好需要到六合铺报个平安,便在六合铺住下了。”
贞庚便不再坚持,说道,“如此也好,那我们明日辰时一过,便在这城门处汇合罢。”
尹瑞点头赞同,众人便分开了去。
法弥寺众人刚走,高飞便笑着问青竹道,“阮师妹便与我们同去六合铺罢。”
青竹摇头道,“谢过高师兄,我便去药铺一趟的。”
然后看向元皓,元皓说道,“尹师兄,高师兄,丁师姐,我送青竹去药铺,回头再去六合铺汇合。”
尹瑞点头道,“好,我们便先去六合铺了。”
丁珊宁笑道,“陆师弟,不如我与你一同护阮师妹去吧。”
元皓笑道,“不必麻烦丁师姐,城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去便可。”
丁珊宁坚持道,“不麻烦,我也想去认个路。”
高飞见状亦想跟去,还没开口便听丁珊宁转头对他说道,“高师兄便帮衬一下尹师兄罢。”
高飞闻言不好再说,应道,“好。”
尹瑞看在眼里,心中好笑,面上不露声色说道,“那么,高师弟,我们走吧。”
于是五人便分成两队分头去了。
元皓心中亦觉得好笑,想起在法弥寺时,私下与尹瑞聊天谈及丁珊宁莫名其妙的话,年长元皓许多的尹瑞笑谈,“高师弟下山时对丁师妹很是殷勤,可是丁师妹对他却很矜持,如今高师弟反而对阮师妹殷勤有加,尽管丁师妹对高师弟并不喜欢,但丁师妹见了仍会心有不快,自然会那般用话点你了,好让你去点醒阮师妹。”
元皓当时听了尹瑞一番剖析,愣了一会,直呼复杂。
元皓少时不曾见闻感情之事,自然不如在六合山长大的弟子,见过那么多姻亲情事,对此尚在萌芽阶段,懵懵懂懂。
正思索间,便听丁珊宁在一旁说道,“这安州城里人可真多,待从道门折返,怎也要好好见识一番才是,你说呢陆师弟?”
元皓看了看前后街道,点头说道,“安州城确实很热闹,可比小月城和历阳城。”
丁珊宁像是刚想起来似的说道,“对了,陆师弟还跟翁师姐去了历阳城,你和翁师姐关系很近吗?”
“嗯,翁师姐与我爹很熟,因此自我上山便对我多有照顾。”
丁珊宁恍然道,“原来如此!翁师姐看起来是很冷酷的一个人呢。”
元皓想了想,瑶姨对自己向来都是极好的,一点也不冷酷,回道,“翁师姐其实是外冷内热,她很好说话的。”
青竹听着二人交谈,想起去大集山时,翁瑶担心元皓而提出由她御剑带着自己,心中赞同地想到,翁师姐确实是很心善的女子。
丁珊宁心中却是不信,翁师姐向来冷酷独行,说一不二,连师父都曾说过翁瑶很是桀骜,甚至对各峰师伯都不怎么客气,怎么会好说话,怕不是只对你好说话罢。但嘴上却顺着元皓说道,
“那太好了,以后有机会还想要多请教请教翁师姐呢。”
元皓赞同道,“翁师姐对灵修很有见解,得她指导定然获益良多。”
丁珊宁又问,“上次在小月城,听陆师弟与贾师兄说话,似乎对小月城也很了解?”
元皓看了眼青竹,点头说道,“五年前我们观游过小月城,对那里自是很熟悉的。”
青竹亦笑着说道,“是啊丁师姐,五年前元皓哥送我去药王谷,便是在小月城休整了一番。”
丁珊宁见青竹也搭话,便好奇的问道,“五年前便去过小月城吗,为什么要去药王谷,阮师妹若一起来剑阁,定然能拜在望月峰,我们定然成为亲姐妹了。”
青竹说道,“若非五年前元皓哥护我去药王谷,我或许早已不在人世了......”
元皓打断道,“过去这些事没什么好提的,现在大家都好好的就是最重要的。”
第三十一章 安州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