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楼是中关镇最大也是最好的酒楼,有四层之高,每一层都极为宽阔,装饰极简而又大气。
望江楼因视野开阔,二层以上皆能望见陵江而得名,正是邓元章建起的那座最早的酒楼,起初是两层,后来又重新盖成了四层。
元皓和师君行正是坐在最高的一层,吃着菜,说着话。
元皓听了师君行一番讲解,陷入沉思,世人难道真的只是需要安稳的活着吗,真的没人想过让自己活得更充实更安全吗?
师君行道,“吃完咱们就要赶去北原城,不然我定要请你去坐一次渡船不可。”
元皓被他打断心事,笑着说道,“我从大集山去玄妙山的途中曾经过这陵江,可是我忆起五年前从南边去往小月城时,却不曾渡江,这是为何?”
“很简单,那时你们定是没有走这条路。从此处往上游去,小月城的正南方,有座奇山,将陵江截断,所以叫江断山。陵江一部分从山下的缺口流过,一部分从山下暗河流过,山上有路可以直接跨江,所以,西边的行商大多会走江断山的路过江。”
元皓不禁叹道,“果真奇妙。”
师君行神秘一笑,“还有更奇妙的,你会看到的。”
二人吃过后,便出了这中关镇城,破空直向北而去了。沿途经过之地,二人全无停留。
将近赶了一天的路,临近天黑时,师君行说道,“元皓,看见前面的山岭了吗?”
元皓向前望去,一条向东西绵延不知多远的山岭横在前方,不由叹道,“好长一道山岭!”
“元皓冷否?”
元皓一笑,“虽然感到越向北行路越感到一些凉意,但还远谈不上冷。”
师君行面露狡黠的笑容,说道,“咱们翻岭便到了。”
元皓并未在意,便于师君行御空越过山岭。岂料刚翻过山岭,温度骤降,一股寒意扑面而来,元皓下意识打了个哆嗦,便以灵御体,抵抗这股寒气。
师君行看着元皓的反应,满意的笑了,元皓也终于明白方才师君行为何笑的那般狡黠。
过了山岭又行了一段路,就见到一座镇子,师君行当先破空而下,元皓亦紧随其后。
镇子很普通,并不显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有一条行商的路穿镇而过。
师君行介绍道,“这里是北岭镇,咱们在这里寻个行商的车马,跟着他们进北原城。”
“好主意,黑书生行事低调,定不会大举搜查行商车队。”
“咱们现在先去买一身衣物,一则可以御寒,二则也不会很显眼。”
元皓看看镇里的人,都穿的很厚实,人人肩领袖口,皆有毛皮,头戴各色的毛皮帽子,再看看自己二人,一身便显得单薄简陋,与众人格格不入。
“君行,你竟对这边如此熟悉。”
师君行扬头道,“那当然,我可在北方游历了数月之久!”
说着便讲述一番。
方才二人越过的山岭叫做不北岭,东西向绵延数百里,最低处有近百丈高,最高处则足有数百丈。不北岭奇妙之处便在于,越过山岭往北,就变得十分寒冷,翻过山岭往南,就像春暖花开之季。
北岭镇是不北岭北方唯一的镇子,向南翻过不北岭往东数十里,还有一座南岭镇。二人越过山岭的地方向西数十里,就是不北岭最低处,且被前人开岭修路,地势很缓,行商车马便都会从那里翻越不北岭。
行商车马可以选择在北岭镇休整一番,也可由北岭镇继续向北行路,可到中原四方之地最北端的大城,北原城。
元皓摸着裹在身上的厚厚的栗色大衣,果然很是暖和,店家显然对元皓这番动作并不陌生,笑呵呵的介绍道,
“这是用雪峰羊的毛皮缝制,中间续以压实的棉料,极为保暖。虽然两位都是灵修者,但穿了这棉衣,在这岭北之地,能为两位节省许多灵力。”
元皓笑道,“多谢掌柜。”
“哪里哪里,若非有你们灵修者在,岭北哪有这样的安宁,我要谢谢你们才是。”
原来是店主一眼便认出两人是灵修者,稍加过问,得知元皓是剑阁弟子,怎也不收钱银,将两件衣物赠给他们。
出了店铺,师君行笑着问道,“元皓是不是感到非常自豪?”
元皓脸上不禁喜悦的笑着,“确实,他竟然因为我们是灵修者,就将衣物相赠,我真的很感动,很自豪!君行,我定要为世人铲除凶兽恶鬼,维护天下太平!”
师君行一拍元皓肩膀,“我相信你!”接着叹道,“其实如今在九万原的百姓,对我天原教也如这中原之地对你们一样。”
元皓知他定是在中原之地游历时,听了许多仇视天原教的话,不禁看着他认真的说道,“就像我看到君行从不作恶,心怀正义与善良一样,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见天原教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魔教了的。”
师君行感受到元皓的诚意,笑了笑,说道,“但愿吧。你知道吗元皓,你大概是唯一一个知道天原教身份却没有敌意的人了。”
“怎么可能,是你见的少了吧,我师父向来冷静沉稳,他定然也如我一样。还有瑶姨,从来都很温柔大方,知道了你的身份一定也不会抱有敌意的。”
师君行笑着摇了摇头,也不辩他,指着远处一列商队说道,“咱们去问问,看看能不能随他们去北原城吧。”
这队行商原本见天色渐黑,打算在北岭镇过夜,明日天亮后再走,却见两个灵修者要与他们的车队一同去北原城,商队主事自然满口答应
第四十二章 试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