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章 年度优秀律师与两只盐水鸭[1/2页]

我真不是金牌律师 长篇累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当天下午,消失了多天没露面的主任戴守义终于再次出现在了事务所里。
      到所的第一件事,就是让马明召集所有人员召开年终总结大会,而且必须全员参加。
      于是,那些跑在外面或是公事会见或是私事玩乐的律师、实习律师们,全都一个个紧赶慢赶,赶在戴守义规定的下午三点之前,集中到了办公室里。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便是将张远办结的梦幻瓷砖公司与起楼建筑公司的案件做一个总结。
      这次总结属于落下的环节,所以就张远而言,其实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张远站在位置上,转过身,后面已经坐满了同事,二十来个人将小小的办公室挤得密密麻麻。
      张远没有了第一次时的紧张和焦虑,再加上法庭上的浸淫,完全一副老司机做派,姿势和技术都很娴熟。
      “下面总结一下通过这次办案,我得到的最大的启发和经验。”
      张远扫了一圈姿态各异,正在听着自己讲话的同事们,突然有了一种错觉,这要是将来自己也有一帮手下专门给自己干活,专门帮自己输案子……
      那岂不是财源滚滚而来?
      挡都挡不住啊!
      “其实,这次的案件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合理地选择法律赋予给我们的选项,果断选择陪审团制度。
      对于一个案件当中的争议焦点,当作为律师的我们觉得两者都有可能,但又两者都是模棱两可的时候,就得跳出律师的思维,运用普通人的思维尝试一下,究竟哪种选项更容易让普通人民群众接受。
      具体到本案当中,争议的焦点是附条件还是附期限。
      毕竟欠钱不还,这对老百姓来说大家都是深恶痛绝的。
      而且这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破坏。
      这时候,只要咱们在语言组织上采用更符合群众思维倾向的大帽子,甚至耸人听闻,往往就会产生较为理想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案件,大家可以尝试考虑一下陪审团进行审理。”
      一通总结讲完,再加上几句对主任的恭维,什么有主任在背后运筹帷幄,积极把控案件进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获得了很多的建议等等,让戴守义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你们觉得,张律师的总结怎么样?”
      张远坐下之后,戴守义接过话头,开始询问大家的意见。
      主任都发话了,其他人还能有什么不同看法?
      自然是纷纷表示很受启发,很有心得的。
      不过也确实,民事案件中的陪审团审理实在是罕见,那些入行已经有些年头的律师们几乎都快忘了有这么一个选项存在。
      只有像张远这样的实习律师,入行不深,敢想敢为,这才占了这次的便宜。
      至于其他的实习律师,或许也能敢想敢为,奈何?谁让他们碰不到这么好的案子呢!
      刚刚做好总结的张远,很快就被一一表态中的夸奖所淹没。
      这种众星环伺的场面,看得故意坐到最远的潘奎羡慕不已。
      他突然有了个想法。
      自己听说了张远申请陪审团审理的时候,立马也复制了相同的思路,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张远做律师,办案子,确实想法出众,天赋异禀,但自己,也是学习能力超强啊。
      只不过学习能力优秀之外,思考或许毛躁了一点。
      如果当时心里打算了学习张远的办案思路之后,多问问他

第三十三章 年度优秀律师与两只盐水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