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072章:天降神兵[1/2页]

我的历史聊天群 一缕烟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公元1644年,4月。
      京都,紫禁城。
      朝堂议事。
      大顺朝皇帝李自成坐在原本属于崇祯的龙椅上,但缺少了许多帝王气概。
      朝堂上站着的文武有:李自成的侄儿李过,将军刘宗敏,大顺政权兵政府左侍郎左懋泰,以及刘亮,李侔,唐通,白广恩等十数人。
      唐通,白广恩原本是大明朝的朝臣,在李自成攻打京都时投降。
      尤其是唐通此人,身居高位,曾是大明朝的昌平总兵。年初时李自成带兵攻陷大同后,崇祯皇帝下诏唐通封定西伯,与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一起征召勤王。
      只是,由于路途遥远,仅唐通入京。崇祯帝赐银币,慰问再三,赏四千两白银犒军,命与监军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唐通领军出关战李军,但杜之秩却开居庸关向李投降,导致唐通腹背受敌不得不降。
      也是有点悲催!
      李自成看着唐通,说道:“唐通,此次有功,仅仅修书于吴三桂,就让吴三桂向朕递上投诚书。
      吴三桂说担心清军进攻山海关,向朕求援。清军虽然不足为虑,但若是让其攻破山海关,直入中原,也是麻烦。
      这样,唐通,左懋泰,朕命尔等领三万兵马前去支援吴三桂。”
      “臣,遵旨!”
      左懋泰,唐通行礼道。
      ……
      然而半个多月后,唐通大败而归,说吴三桂诈降伏击了他们,令李自成大怒:“吴三桂!……朕,定要你不得好死!”
      “皇上,看来吴三桂早已投靠清军,末将请命带兵讨贼!”刘宗敏说道:“听闻吴三桂有个美若天仙的小妾陈圆圆,等末将斩杀吴三桂后,将其待回献于皇上。”
      “不,这次朕要亲自领兵前往!”
      李自成说道:“此外,明朝天数未尽,人思效忠,立东宫为皇帝,改元义兴元年,以安民心。”
      如此,李自成就可以打着大明朝的旗帜,领兵去讨伐吴三桂和清军。
      不久后,李自成带着李过,刘宗敏,唐通,白广恩等部将,率领十数万兵马前往山海关。
      命刘亮和李侔等人留守京都。
      ……
      半个多月后,李自成大军兵临山海关。并派人给吴三桂送信,也就是“最后通碟”。
      山海关城内,王宇,吴三桂,魏东,朱棣等人正在看着李自成送来的信。
      而孙尚香,杜勇,诸葛亮,朱标,朱?荆???等人没有在城内。
      王宇看完信,笑道:“李自成果然被激怒亲自领兵前来,而且很自大!明知道我们可能投靠清军,却自负能无往不胜,膨胀了啊!”
      “李自成,此人该杀!”
      一想起李自成毁了他父皇和他们的坟墓,朱棣就恨不得将李自成碎+尸万段!
      “大明王,李自成已来,我们的下一步谋划可以进行了吧?”
      吴三桂看完信,却高兴不起来,黑着脸。因为信中有李自成承诺的恩惠,也有威胁,其中最痛恨的就是拿陈圆圆说事。
      心想:还好之前听大明王的话,秘密把父亲和圆圆接来了,不然现在已经遭李自成的毒手。
      冲冠一怒为红颜,若是如此,他想恐怕自己很可能会像历史上那样投靠清军。
      为此,他心中真的感激王宇。
      王宇点了点头,道:“孙尚香,杜勇,你的副将王兴胜,以及朱元璋派来的朱标,朱??等人,已经带三万兵马藏于关外,就等多尔衮派兵前来支援。
      诸葛亮与其他部将领一万兵马藏于抚宁卫附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接下来,先示弱于李自成,同时再派人向多尔衮求援。之前我们伏击了唐通兵马的消息,想必多尔衮已经知道。
      我们已经表明诚意,现在面临李自成大军而不敌求援,多尔衮应该会信几分了吧?”
      之前伏击唐通的三万人马,就是要让多尔衮相信吴三桂与李自成已经敌对,只能投靠清军。
      只是,多尔衮除了安排人前来查看外,没有其他动作,依然陈兵在宁远城。
      “下官会安排新兵混合老兵出战,全力与李自成而战,如此,多尔衮即使再多疑,也应该相信了吧?”
      吴三桂说道:“多尔衮还是不上当的话,我们恐怕只能歼灭李自成了。”
      “多尔衮即使相信,怕也会让我们先与李自成拼个两败俱伤,才会前来支援!”
      朱棣说道。
      多尔衮不傻,明摆着的事情。
      王宇顿了顿,说道:“先和李自成打,就当历练新兵,尽力而为,清军是否上当,就看天意了。”
      ……
      隔日,在宁远城的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收到了吴三桂的紧急求援信,以及他们派出探子送回来的加急军情。
      都是同一个消息:李自成亲率十数万兵马抵达了山海关。
      除了两人,堂中还有范文程等文武。
      “睿亲王,还等什么?”
      肃亲王以为现在是最好时机,应该立刻出兵与吴三桂汇合入关,合击李自成。
      “此事,本王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睿亲王多尔衮的直觉告诉他,只是想不明白,“吴三桂放弃了宁远城,中右所,中后所,前屯卫……把所有兵力集中在山海关城内……山海关外仅保留中前所。真的是因为做好死守山海关的打算?
      还有之前崇祯命令各路兵马入京勤王,为何吴三桂却按兵不动?
      除此之外,此前宁远城一战,吴三桂突然多出不少枪炮兵器,真是崇祯给他的?
      最重要的是,吴三桂去年才夺回了我军占领的几座卫所城池,与我军水火不容。他完全可以投靠李自成,为何还一再求于大清,而且还主动伏击李自成的部将,来表明诚意……不合情理”
      综合种种奇怪的事情,多尔衮不敢轻信。
      “睿亲王,你就是多疑。”
      “吴三桂向来不忠于大明朝,之前就有意投靠我大清,只是此人反复,又小心。”
      “其龟缩在山海关城内,也是自保,毕竟他也拿不准李自成和我们谁会接受他的投诚。”
      “至于之前吴三桂突然多出来的枪炮,以本王看,就是吴三桂用什么方法从崇祯那里骗来的,有何奇怪?”
      肃亲王豪格一一反驳道:“吴三桂选择主动攻打李自成,则是其明智之举,与我大清相比,李自成算什么?……这是良禽择木而栖!
      如今,既然吴三桂以伏击唐通兵马,表明诚意……李自成大军而来,他也坚持不住……我们若是不支援,万一他又投靠李自成,岂不是要错过大好时机?”
      豪格说得也有道理,如今的局势,吴三桂除了投靠大清,还有别的选择?
      已经得罪李自成,即使李自成再次接受吴三桂乞降,将来吴三桂也不会有好下场。
      理虽如此。
      可是,多尔衮拥有一种不好的感觉。
      一旁的范文程联系道:“睿亲王,肃亲王,下官以为,不如先前往前屯卫,在进一步探探虚实。
      而且,也好让吴三桂与李自成互相消耗兵马。到时候,吴三桂没有足够的兵马,什么图谋都是枉然。”
      肃亲王豪格看了一眼范文程,有看向多尔衮。想着:得想办法把范文程抢过来,为我所用……不然,就除掉!
      睿亲王多尔衮思考良久,道:“本

第072章:天降神兵[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