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二愣子,你也说说。”张浩对着下面一身材高大魁梧之人说道。
此人生而头上圩(xū)顶,方脸阔额,龅牙朝天鼻,面目简直惨不忍睹。身型高大壮硕,足有1.9米,着(zhuó)灰白长袍,看起来十分的朴素。
孔二愣子,姓孔,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为其父与人野合(夫妻年龄相差悬殊,成婚于礼不合)而生,这也是孔丘的逆鳞。
其虽为贵族后裔,但贫民出身,幼年丧父,后流窜列国,来到混乱之地。孔丘天赋异禀,幼年早慧,家中藏书8岁即全部学完。
少年时,有玩伴挖苦其为私生子,恶意挑逗,被孔丘怒而击杀,并留言【要刚强,娃儿也要有尊严】,后流窜于列国,最终逃至混乱之地。
只见孔丘清了下嗓子,大声说道:“当今天下,礼乐崩坏。吾乃宋国贵族,出身显赫,无奈家道中落。为避战乱迁至鲁国……”“说重点!”张浩敲了敲桌子。
“好,好。吾自幼周游列国,自悟儒学,”孔丘抬眼见张浩眉头紧蹙(cù),赶紧道“窃以为,治理天下,应施以仁政,所谓仁者无敌!”
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做人必须善良,有良知,一善解百灾。
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做人必须遵守规则,公正无私,勇于奉献。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不以尊卑取人,与人真心相待也。
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做人要有大智慧,不要沉湎于小聪明。
信者,乃人言,人要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任,这是做人的根本,是兴家旺业之道。守信用、讲信义是社会共认的基本美德。
‘仁、义、礼、智、信即为我儒家五常。
只要人人有将‘仁、义、礼、智、信作为人性品格的追求目标,则天下太平。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新政新政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之而后天下平。
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为五轮,乃人的伦理道德常态,故又称伦常。
从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妻的伦常关系出发,推而广之,通过伦理与治国相结合,即为伦常治国。
身、家、国、天下均应以五常为行为准则,此为德。
【天下,有德者居之。】
圣人出,天下大治……”
“所谓道为纲,德为目,道为规律,德为方法,孔先生为何舍本而逐末?对道只字不提是何道理?”李耳插言打断道。
“你的‘道虽至善,却虚无缥缈,遥不可及,道为世界本源,感悟岂是如此简单?
我劝你还是务实些,无为而治,就是个笑话。
我的‘德普世后,社会就会秩序井然。”孔丘怒目而视,反唇相讥,显然对于打断他的话十分不满。
“此言差矣,吾不敢苟同。
所谓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第54章 儒家五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