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长史,转中司马。
诸葛瑾同孙权无论谈话、劝谏,从不急迫直言,只是稍微表示出自己的倾向,大略道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
如有与孙权心意不合时,他便放弃正在进行的内容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渐渐地再借其他事情从头开始,以对同类事情的看法求得孙权的赞同,于是孙权的思想也往往得到开通。
后跟从吕蒙讨关羽,封宣城侯,以绥南将军代吕蒙领南郡太守。
孙权自称吴王,封诸葛瑾左将军、督江陵,假节,封宛陵侯。
和陆逊韩当徐盛一起真守江陵,看情势不妙,突围而出,在江心沙洲。陆逊杀夏侯渊,大军撤往江夏的夏口屯驻。
之所以派诸葛瑾出使成都,就是因为他和孔明的兄弟关系,即便是关羽,也不会为难与他,才能使江东求和的意思,直接送到孔明那里。
如果换做别人,不说关羽会不会半路截杀,就是直接让孟达封锁夷陵,不让使者经过。孙权求和,岂不是只能半途而废?
至于说带上傅士仁和糜芳,则是孙权为了表示诚意之举。
但是,顾雍怎么会看不出孙权的暗中含义?
所以走出吴王府邸,顾雍暗自叹息。
“孙仲谋终究偏安一隅,没有大业之像。”
诸葛瑾果然顺利到的成都,见到孔明,两兄弟相对唏嘘,互相述说了离别之意之后,诸葛瑾留下傅士仁和糜芳,自己会驿馆安歇。
孔明看兄长走后,直接笑着对法正说道。
“送归傅士仁糜芳二人,绝对是孙权的主意,只不过他也太小看我孔明了。孝直,你把这二人带往宫中,请大王发落。”
法正领命而去,孔明坐在榻上,看着明灭摇曳不定的烛火,心里说道。
“这等离间之计,用在别人身上,或许有用,但用到我身上,却是小瞧与我了。由此可见,江东求和,不过想要借此度过难关而已。”
确实,孙权送归傅士仁和糜芳,除了表示诚意,还有着一个没有说明的用意。那就是离间孔明和刘禅。
要知道傅士仁是刘备的老乡,跟随刘备的老人。糜芳更是刘备的小舅子。
而今刘备已死,刘禅继任。
孔明虽然有着刘备托孤,但是刘禅毕竟不是刘备不说,就是蜀中这里,可和江东一样,有着外来者和本土派的剧烈矛盾。
而且蜀中的矛盾更甚,也更复杂。
毕竟蜀中这里,除了刘备的老人以外,比如说关羽张飞赵云,等这些北地之人以外,最多的就是从荆州带过去的诸葛亮马良为首的荆州士人。
还有蜀中那里的东州人和蜀中豪强。
而孔明自然属于荆州人,傅士仁和糜芳却是北地人,至于蜀中豪强和东州人,各有心思。
孔明掌权,他怎么处置傅士仁和糜芳,都是个错误。
更别说关羽张飞还活着,糜芳还是刘备的舅子,糜竺可也活着呢。
“嘿嘿,用心恶毒,你这是提醒我,孙刘联盟,又是你的权宜之计么?”
第628章 画蛇却添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