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军令,诸多在草原上立下战功的大将,都开始兴奋的返回长安,在他们的心里,都觉得这必定是君侯想要开始逐鹿中原了。否则的话,怎么会把他们都召回长安?
但是到了长安之后,召见他们的却是屯田中郎将王邑,同时虽然也有北军在一旁护卫,看似严密至极,但是,怎么说都觉得有些诡异。
“难道要我们就此解甲归田,进入屯田营,带领一帮郡国兵么?”
所有将领心中,同时升起一个疑问。
但是,接下来的结果果然如同猜想的一样,真的是要大家进入各个不同的屯田营,去做都尉。
而且屯田中郎将王邑的眼中,明显有着不可名状的兴奋,怎么看都有些幸灾乐祸的样子。
不过在这些年的军中,他们早就熟悉了军纪军法,就是数得上桀骜不驯的马超马孟起,刚想要发作,就被一边的族弟马岱拉住,低声对他说道。
“莫要冲动,大不了回家就是。”
马超一听,顿时咧嘴一笑,心里想到。
“对啊,大不了退役回家,家里的老爹那里,可是一郡太守,手下还有一支兵马呢,回去一样可以领兵。”
所以,他顿时镇定下来,看看四周那些莫名其妙的同僚,居然也有些为他们担心的幸灾乐祸的心情。
宣布各自的去处之后,王邑宣布,即日上任,于是就有北军将士过来,引领他们去到关中各处的屯田营中。
关中,自古以来,可都是土地肥沃,依山傍水,易守难攻,就是兵家重镇。
可为什么叫关中呢,很简单啊,因为处在四座险要关隘的中间……。
哪四座关呢?其实是六座关。
先说东边。最早的时候,关中的“东关”指的是函谷关,也就是老子骑青牛入西方的那座关。
函谷关关北紧邻滔滔黄河,西邻华山,东进东原,地势极为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重镇。
战国后期,日益强大的秦国控制函谷关,是六国的绝对噩梦,。六国经常组团攻秦,首战之也是函谷关。
关东的“关”,指的就是函谷关。
秦朝定都咸阳,函谷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楚国反秦,约定先中关中者为王,也是指先入函谷关者即为王,结果项羽不遵守条约,楚汉大争拉开帷幕。
到了西汉,只要提到“关”,皆指函谷关。
但是函谷关,也分秦关和汉关。
当时关中之人,最为地位高贵,就是列侯,关内侯也比其余的地方侯爵难以得到。
武帝时候,楼船将军杨仆,也就是杨烈的先祖,得以封侯,虽然不是关内侯,却认为自己不是关中人,所以,禀报武帝,愿意自己出资,新修一座函谷关,让自己成为关中人。
武帝当然答应,所以,杨仆就挨着自己家乡修筑一座汉函谷关,让自己成了关中人。
&nb
第651章 屯田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