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对于杨烈的举动,当然也知道。但是,他却并不是多么的担心。
他从杨烈的一些举动中,看出这个应该是能够席卷天下的昭武侯,镇北将军,似乎对于中原混战,杀戮攻伐,有着一种出于心底的抗拒之心。
同时还有着一种如同执拗一般的正义感。
否则的话,他不会坐拥天下强军,而坐山观虎斗。同样也不会因为江东孙权的卑鄙背盟偷袭而出手救下关羽。
他总觉得,杨烈在旁观,旁观这个世道,旁观这个世道中,所有人的表现以及所作所为。
所以,他才会救出何太后和少帝而不声张,同时也由于对于献帝的失望和厌恶,即便是到了许都,也找借口不去朝觐。
孔明总觉得,这个世道,有人称王已经让杨烈吧何太后和少帝,奉入北宫以作抗议。
如果有人称帝,那绝对是那个人的灾难以及噩耗。
同时,献帝如果在试探曹丕的忍耐极限,恐怕杨烈就会直接亮明旗号,奉少帝从新登基,从而成为大汉正统。
而到了那个时候,才是天下所有割据势力的噩梦。以杨烈横扫草原,打的匈奴鲜卑抱头鼠窜的实力,除非是魏蜀吴三国联手,否则的话,谁能扛得住数以万计的甲骑攻击?
所以,他才会力劝象牙直接称帝的刘备,只敢自称蜀汉王,而不敢称帝。
就是害怕引来杨烈的雷霆打击。
“这等人物,不去惹他,一般不会主动攻击。既然如此,又有何惧?再说了,各处的山贼水匪,也确实可恶,真该清剿一遍才是。”
所以,孔明就效仿关中,在推行蜀科的同时,也开始在益州以及所掌控的地盘里面,进行剿匪。
同时也是训练兵士。
他倒是悠闲自在过得逍遥。而在建业的孙权,却是有些焦头烂额。虽然长沙郡已经被诸葛瑾稳住了局面,同时还给自己运来了大批的米粮铜钱,让孙权欣喜不已。
但是面对曹军猛烈进攻的节节败绩,却也是让他头疼不已。
要知道,这可是逼着曹操都说出。
“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存在啊。”
孙权九岁丧父,受到其母吴夫人的教育。
孙策投奔袁术后,命吕范将孙权等人接到住在曲阿的吴景处。次年,孙策为袁术攻打庐江郡。
扬州刺史刘繇深怕被吞并,欲对孙权及其母等不利,于是朱治派人到曲阿迎接孙策母亲及孙权等幼弟,提供养护。后来,孙权跟着吴夫人迁往历阳县,又迁往阜陵县。
孙策起兵渡过长江,在击破刘繇后,派陈宝到阜陵接家人回曲阿。
孙权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令孙策都自叹不如。
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
第658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