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汉代之时,北军乃是天子禁军,更是国之重器。
听到甘宁这么一说,顿时水军之中群情激奋,训练更加的刻苦,都想不坠北军威名。
杨烈听说之后,只是一笑。他是故意这么说的。
要知道,他的祖上那位杨仆,可就是武帝时候的将梁侯,楼船将军,带领水军,灭国好几个,怎么会没有水军传承?更不会在水战上认输。
只不过试一次激发甘兴霸等人的血气志勇罢了。
其实杨烈对于曾经号称锦帆贼的甘宁甘兴霸,是寄予厚望的,如今再有文聘成廉辅助,难道我杨烈就不能有一支骁勇善战的水军?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
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
甘宁在巴郡之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
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
后来,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进入仕途,从计掾开始,逐渐升迁成为蜀地的郡丞(秩六百石)。
刘焉病亡,其子刘璋掌权益州。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刘璋,但被赵韪击败。甘宁便率领八百多人,去荆州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而且刘表对于出身锦帆贼的甘宁等人,也相当的冷淡。
直接把他们打发到当时的江夏太守黄祖那里,聊以存身。并无重用。
甘宁无奈,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
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
甘宁同乡苏飞察知甘宁之意,邀请甘宁,置酒欢宴,酒酣之际,约定二人同进退,寻找时机一同离开江夏,投奔明主。
第664章 杨烈也有水军(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