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7章 士徽兵败桂阳郡(3)[1/2页]

高武三国之我是战神 穿越三国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要抡起法正和孔明的关系,法正与诸孔明,关系挺好。但性格未必合拍,却互相很欣赏。
      而且早早地就互相欣赏。
      当日法正在刘璋手下不得志,还老被人说是非,志意不得,看不上刘璋。他去了荆州,回来跟张松说看中刘备的雄略,于是跟张松密谋,帮衬刘备拿益州。
      而刘备一向的评价是宽仁有度,能得人心。如果法正是因为醉心刘备的宽仁,倒好理解;但吸引法正的,居然会是刘备的雄略?
      都知道,刘备从徐州到汝南到荆州,之前在略上,体现不多:刘晔也说刘备有度而迟。
      刘备奔走天下二十年,年近五十还窝在刘表手下,雄心不已,略,那就差一点了。
      刘备开始有靠谱的略,是什么时候?从《隆中对》开始啊。先取荆州后取益的大战略。
      法正见过了刘备,得悉了刘备的战略,于是一拍即合。
      法正睚眦必报。诸葛亮袒护他。诸葛亮一向用心平而劝诫明,。法正是恩怨分明的人,讲究睚眦必报,但又不是弱智,不会不识好歹,而且法正是个聪明人,性子狠辣,但情商智商都很高,得手后自然恣意,没得手前特别沉得住气。
      法正自己睚眦必报,又是扶风人客蜀,他琢磨蚕食雍凉,这和诸葛亮北伐方向一致。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刘备得诸葛亮是如鱼得水,得法正是如虎添翼。
      性格为人上,诸葛亮和法正一正一邪,如同黑白对立,截然相反。
      法正睚眦必报,擅自毁伤同僚,但是在诸葛亮面前却不敢太造次;被法正欺负的人跑到诸葛亮面前打报告,一向秉公执法的诸葛亮却替法正说话,只是宽慰被害者们。
      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两人价值观、性格、行事作风差异甚大,却可以以“公义”为共同目标,自觉让避对方,和平相处。
      作为“股肱”,诸葛亮擅长治国,因此负责总理后方政务,足兵足食,而法正作为“谋主”擅长出计谋,因此负责随军征讨,出谋划策,两人互相够紧密合作,取长补短,成为刘备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这两个人目标都非常远大,都自视甚高。诸葛亮以治国安民为强项,法正以奇谋妙计为强项。两个人都被刘备所用,可以说民政治国,用兵打仗,各管一摊,不会相互掣肘。
      两个人都是做大事的人,而诸葛亮威望明显高于法正,刘备却更听法正的,所以两个人相处不会出现大问题,在大方向上,两人不会出现矛盾。
      法正睚眦必报,诸葛亮宽宏大量,计谋深远,而诸葛亮非常欣赏法正,并且很给法正面子,法正也不笨,领悟诸葛亮的心思。两个人配合的非常和谐。
      但是尽管如此,两个心气高傲之人,遇到一起,也是会有着一个试比高下的心思的。
      而在孔明领兵征讨南中的时候,法正本想领兵出征,但是,南中之地,事关紧要,局

第677章 士徽兵败桂阳郡(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