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吗?”
陆绩回答说到。
“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
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后人有诗云:孝悌皆天性,人间六岁儿。袖中怀绿桔,遗母报乳哺。
就和英俊年少、意气风发的孙策周瑜被称为“孙郎、周郎”一样,陆绩从此也被当时人称为“怀橘陆郎”。
孙策攻打庐江,陆康苦战两年,病亡于战阵中,年仅九岁的陆绩随宗族返回吴郡,接过家主之位,因为太过年幼,十三岁的堂侄陆逊帮他支撑门户。
岂知不久后,大仇人孙策兵取江东,占领吴郡。两个少年人不得不从此在仇人眼皮底下讨生活,此时他们对孙氏的观感,自是可想而知。
心高气傲憋足了劲要打下地盘来的孙策,因为陆康的殊死抵抗,在庐江耗了两年。他心里得有多大怨气。
此后庐江城破,赔了陆康一条命,加上吴郡陆氏一半人丁。吴郡陆氏与孙家是有很大隔阂的。
但是,同时陆家人,陆逊和陆康对于东吴孙家的感觉却不一样。
也许是大家族的生存之道。
陆逊本名陆议,却改名陆逊,在二十一岁,入孙权幕府,成为孙权的幕僚。之后在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的过程之中、表现出色得到孙权的赏识、孙权为拉拢陆逊将自己的侄女许配他为妻。也就是孙策的女儿,就这样陆逊成为孙策的女婿、孙权的亲戚。
孙权生性多疑、称帝之后这方面表现更加突出、一方面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孙氏一门出身寒微,孙坚能得到长沙太守、乌程侯的官爵,完全是白手起家,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基业。孙策和其父一样,也是靠攻杀朝官、杀戮名士而立国开基。
虽然迫于大局,不得不依靠江东士族大家,但是对于几大家族,一直是提防的本心。尤其是陆家,却是格外警惕。
虽然陆逊屡立大功,但是,防备之心,并未减少。
至于陆绩,则曾经在张昭、张?等江东名士的宴会上,讥刺他们治平天下的主张,是不务道德而惟尚武力,同时认为唯有管仲孔子的以德服人、不用兵车之道,方能令天下长治久安。此论一出,一时举座皆惊。
陆绩成年后,孙权对他身为陆家家主却不情愿合作的态度,亦颇为忌惮,因此一边将自己的侄女、也是孙策的女儿嫁给性情相对柔顺的陆逊,并将他作为东吴的后备骨干苦心栽培,让孙陆两家得以在表面上化仇为亲;一边则对秉性刚直的陆绩屡加打压。
在步骘率千余武库吏南下,击斩苍梧太守吴巨,迫降交趾太守士燮,陆续收服交州各郡。
孙权便让将陆绩去偏远的郁林郡为太守。
此时,郁林之地形同蛮荒,远未得到开发,不但气候酷热,而且环境恶劣,疫痢流行,江南人士到此地任职,可谓形同流放,九死一生。
而陆绩在郁林多年,不但清正廉洁,素丝无染,而且养惜民力,轻徭薄赋,因此深得当地百姓爱戴。
所以,步鸷如今为难,第一个想起的替他镇守交州之人,就是陆绩。
第687章 郁林怀橘陆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