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极有决断的人,想到这些,在听了马良赞同之后,马上说道。
“好,我这就去信成都,要张君嗣过来任职。他的事情不过是倒霉罢了,正好到了这里,把以前的晦气冲着士燮还回去。”
说倒霉蛋儿,不得不说,张裔却是是。
张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
张裔研究《公羊春秋》,广泛涉猎《史记》、《汉书》。汝南人许文休进入蜀地后,认为张裔干练敏捷,是中原一带像钟繇一类的人物。
刘璋时期,张裔被荐举为孝廉,担任鱼复县县长,回到州里任州署从事,兼任帐下司马。
刘备入蜀不利,求助孔明。张飞从荆州由垫江进入蜀地,刘璋授予张裔军队,让他在德阳陌下抵御张飞,结果张裔兵败,退回成都。
刘璋决定投降,便派张裔前往拜见刘备。张裔作为刘璋特使不卑不亢,与刘备达成和平协议,并且张裔提出刘备必须善待刘璋的下属,刘备表示赞同。
刘备对此次张裔的表现非常欣赏,入主成都便对其委以重任。刘备任命张裔任巴郡太守、兼任司金中郎将,负责农具、兵器的制造。
随后,南中雍?造反,杀死益州郡太守正昂,随后四处活动找关系,甚至有投奔孙权的想法,希望出任益州郡太守。
不料朝廷让张裔担任益州太守,张裔径直赴郡所上任。雍?心中非常憋屈恼怒,鼓动手下截留了张裔,随后将其送给了孙权。
刘备去世,丞相诸葛亮派遣邓芝出使吴国,诸葛亮教邓芝言谈之间可向孙权提出请求放还张裔。
张裔自从到吴国,一直流放隐居,孙权并不知道他这个人,故此准许了邓芝的请求放还张裔。
张裔临走前,孙权召见他,问他说到。
“蜀地卓氏的寡妇,和司马相如私奔,贵地风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张裔回答说到。
“我认为卓家守寡的女子,比朱买臣妻子贤慧得多。”
孙权又对张裔说。
“你回国后,一定要为蜀国效力,终不会像个农夫呆在乡间小巷里,那么你将用什么报答我呢?”
张裔回答说到。
“张裔负罪回国,将把自家性命交给朝廷安排;如果能侥幸保得住脑袋,则我五十八岁以前是父母给的生命,自此以后则是大王您恩赐的岁月。”
孙权欢悦地谈论着,有欣赏张裔才能的意思。张裔出孙权宫门后,十分后悔自己没有装糊涂,于是迅速上船,加速疾行。
孙权果然派人追留,但张裔已经进入永安界几十里,追的人已赶不上他。
成都孔明接到法正的书信,说起威逼长沙郡不如转而进取交州的各种理由和好处以后,在书信的末尾,直接提起要张裔前往荆南帮他。
孔明不由得一笑说道。
“我本来要用君嗣做我的参军的,既然孝直那里需要,就让君嗣去荆南吧。”
第695章 法正决意取交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