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辅佐周天子,人们作《周南》、《召南》歌颂他们,如今您与陆逊就像他们二人。“
“忠诚勤奋都在人前,劳苦谦逊相让,功绩因审时度势而成就,道义随教化而推行,君子赞叹您们崇高的品德,百姓喜爱您们美好的本质。加上公务文书繁多,宾客终日不绝,疲惫而不放下公事,劳累而不诉说疲倦,还了解到您上马动辄自己跃上马背,不用跨踩脚蹬攀上,这样看来您就胜过廉颇了,件件事情对您来说是何等的快意!《周易》有言,礼仪讲究恭敬,道德讲究发扬,您怎么占尽了这些美质啊!”
陆逊去世,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接替陆逊职位,孙权于是分武昌为两部,吕岱督领右部,自武昌而上至蒲圻,被升任为上大将军,儿子吕凯也被授予副军校尉,在蒲圻监军。和诸葛恪并列。
后孙权去世前,托孤于他和诸葛恪,孙亮登基后,任命吕岱为大司马。
吕岱清明守正廉洁奉公,他所处过的地方都称道他。当初在交州时,多年未给家中钱财,妻子儿女饥饿困乏。
孙权听说叹息不止,因此责备群臣说到。
“吕岱出征,身处万里之外,为国家勤苦办事,家中如此困顿,而我未能及早知晓。您们身为股肱耳目之臣,责任哪里去了?”
于是加倍赏赐吕家钱米布绢,每年都有一个固定的数目。
吕岱在武昌与世长辞,时年九十六岁。其子吕凯继承爵位。吕岱在弥留之际吩咐家人。
“殡葬之时,棺木不用油漆、疏巾布衣。丧葬礼仪务必简单节俭。”
吕凯根据吕岱的遗言,将其归葬于海陵高阳荡。
吕岱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九十三岁官拜大司马。可谓三国时期最长寿的名将。
所以,杨烈看到这一世的吕岱所为,依旧有些感慨,并且惋惜的说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到大司马了。
却没有想到,杨烈在看着军报自言自语的时候,被过来的郭奉孝听到了他的话语,随即郭奉孝就静静的站在一旁,等到杨烈发现他的时候,才看着杨烈,疑惑地问道。
“吕岱会做大司马?君侯从哪里看出来的?而且做哪一个的大司马?”
要知道大司马可是三公之一,地位尊崇,不是随便一个势力就能够有着大司马之位的,还是被杨烈所赞叹的大司马。
那必定是要有人称帝以后,或者是大汉的大司马才行。
至于吕岱,以目前东吴孙权的样子,能不能延续下去,都是个问题?还会有大司马一职?
郭奉孝表示怀疑。
“呵呵,我不过是看着吕岱,能够获得长久一些,毕竟活得久了,一切皆有可能不是么?说不动人家还真的你能够坐上大司马之位呢。”
杨烈听到国家的询问,马上用虚言瞒哄过去。
郭奉孝看了他一眼,才开口说道。
“交州大战将起,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第727章 交州乱起(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