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许多人感觉,骤然吧洛阳虚度捏合在一起,会混乱许久的看法直接落空不说,曹丕趁机把陈群拟定的九品官人法,拿出来,在朝堂予以讨论。
本就巩固士族利益的手段,并且还照顾了一些名士寒门的利益,别说是朝堂了,就是在太学之中,那些博士和太学生,也对于九品官人法,赞赏有加,于是,就直接不已颁布执行。
一时之间,人尽称颂不说,原本的各种各样的流言,一下子被汉室三兴的箴言占据了上风。
毕竟这不但是流传许久的一句谶言,而且,还说,三兴汉室之后,天下安定,不在会有战乱等祸事。
历经战乱的各处人们,早就心里盼望着安定生活了。
如今一看有了盼头,谁不拥护?
这么一来,即便是一些人想要趁机做些什么,看看洛阳的皆大欢喜,以及地方上的欢呼拥戴,不得不收起心思,不敢妄动。
而这等讯息,传到蜀汉以及江东,两方的人非常一样的都是惊呼一声。
“居然还能这么做?'
随后就想着自己该怎么做。
但是,还没等他们想出应对之法,洛阳就有了动作,首先派出使者,直奔成都,以何太后的懿旨,附带当今天子的诏命,以元旦之日,刘姓要以天子为首,在洛阳宗庙,举行祭祖为由,召刘禅带领儿子以及一干刘姓宗亲,赶赴洛阳祭祖。共同恭贺汉室三兴。
结到这道懿旨和诏书,别说刘禅有些发蒙,就是号称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都感觉到头疼。
去和不去,都是问题。
去?就不怕杨烈和曹丕变脸?直接扣下刘禅以及他的儿子?诏书上说的明确至极,这次祭祖,是要修订刘姓宗谱,鉴于乱世之中,诸多刘姓宗亲离散流落,所以,有必要修订宗谱予以确认。
但凡觉得自己还是刘姓子孙的人,必须赶赴洛阳宗庙,予以确认,必须本人到场,否则的话,就不再计入宗谱,不算刘姓宗亲。
并且天子太后一起保证,只是祭祖,不涉其他,保证来去自由。
上面还有丞相大将军以及尚书令三者大印,予以承诺。
那就去?
但是,一旦人家翻脸,或者寻个罪名扣人怎么办?
那么不去?
可是如果不去,就要放弃刘姓宗亲的身份,阿么以后蜀汉还怎么以宗亲身份自居?
更何况大汉以孝治天下,祭祖都不去,还是那么多人做了保证不会扣人的情况下,你都不去,还是个人么?
而且,就在使者没有到达成都的时候,这道懿旨和诏书已经昭告天下了,毕竟还有许多地方,有责汉室宗亲在呢。
不去的话根本连个借口都不好找。
不但如此,不管是刘禅还是孔明,可都知道,这件事情,有杨烈参与其中。恐怕不管什么理由,拒绝都是不好拒绝的。
一旦拒绝,巴郡汉中,大军恐怕就要开始云集了。
怎么办呢?
第743章 大汉回洛阳[2/2页]